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双方在抗战方向上达成一致,红军方面不顾前嫌,决定从大局出发,更改番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然而本应全盘接收所有红军的蒋介石政府,却在当前不断压缩八路军编制,最终只同意4.5万红军正式改编。

当时陕北红军一共有将近8万人,接受改编后依旧有3.5万人无法安排,这些人将面对没有军饷、补给、装备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是如何应对的,这3.5万人最终又去了哪里呢?

八万红军从哪儿来?

红军时期,以井冈山为中心的红军党中央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根据地遭受到了严重损失。

面对当时的危难时期,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然而这一路并非平坦无阻,红军战士们除了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忍受艰苦的自然环境和部分地区恶劣的气候。

因此面对如此战损红军队伍人数锐减,甚至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称长征之后红军只剩3万人。

事实上1934年的长征,当时红军分为多支队伍进行分批转移,现在我们所说以及在影视作品中呈现的长征队伍,主要是指红一军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离开井冈山之前,队伍人数约有8万多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跟随、护送着中央机关进行转移。

同年10月红军从江西苏区出发,参与长征的主要是红一方面军的1、3、5、8、9共5个军团以及其他直属队伍。

这支队伍从出发后,一路便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的是前有阻挡后有追兵的窘境,而且前路漫漫,尤其是自东向西的行进路线,意味着要面临中国最为复杂的地形。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主力红军面临多次困境,尤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几次战斗,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等知名战役。

虽然取得了战斗胜利,突破了敌人封锁,但与之伴随的是严重的战损,在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前,人数已经由最初的8.6万人,减少到了6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四方面军则是在1935年3月开始长征时,比红一方面军晚了半年时间,在离开革命根据地之前,队伍人数约有8万人,其中包括4、9、30、31四个军团,红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一样,也在沿途遭受了敌人的阻击。

不过他们选择了南下四川,到了1935年冬天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人数缩减到了不足4万人。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这两支队伍的人数约为8000人。

1936年7月正式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不久后中央决定将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重新汇总编为新的红二方面军,同时应尽快北上和红一方面军会合。

然而到了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军在陕北会师时,红军人数仅剩下了5.5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即便如此,这个数字也不是陕北红军人数最少的时期,当是红军队伍到达陕北后。

虽然在一定程度远离了国民党军队的势力范围,生存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陕北条件艰苦,而国民党部队又紧追不舍,队伍减员又缺少物资。

中央认为不如向西打通与苏联方面的联络渠道,以便于接受共产国际的援助。

于是中央下令,由红一方面军下属的红5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下属的红9和红30军团,合计人数约为2.1万人共同组成西路军,由徐帅带领一路向西前往新疆打通线路。

然而西北的环境也并不比国统区更好,西路军遭遇了红军历史上最残暴的敌人——马步芳带领的“马家军”。

他们兵强马壮,又隶属于国民党蒋介石,马步芳此人更是残暴无良心狠手辣,西路军在遭遇到马家军后一路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躲进了山里依旧没能逃脱敌人的阻击,这支队伍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逃回了陕北。

这一时期,陕北红军进一步遭受损失,西路军离开陕北后,负责戍卫中央机关的红军人数仅有不足3.4万人,加上红二方面军发展的1.6万人。

再加上滞留在外的其他红军队伍,零零杂杂加在一起,1936年年底到1937年接受改编之前红军人数也约有8万人左右。

因此长征后红军仅剩3万人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当然了红军队伍损耗就有所增加,随着共产党的影响越来越多,更多的人选择加入红军队伍。

尤其是在长征沿途,众多红军队伍在到达陕北之前,都吸纳了更多的新生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红军队伍虽然损失惨重,但依旧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数字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红军时期也将要结束,不久之后全国抗战爆发,毛主席等领导人决定从民族危亡的大局出发,接受国民党蒋介石在军事上的领导,将红军改编成了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