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16日报道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网站6月13日发表题为《关税损害消费者利益并招致报复——英国应警惕效仿欧盟对华计划》的文章,作者为扬·金。文章编译如下:

关税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办法。对其他国家的商品或服务提高关税,必然会招致对方的报复。它们也必然会伤害消费者。

唐纳德·特朗普出于民粹主义政治目的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但最终让美国老百姓承受了更高的价格。更糟糕的是,美国最穷的那些人受到的打击往往最大。

它们还会对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正如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近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的,关税损害了进口,反过来又打击了对进口商品计价货币的需求。这会导致加征关税的国家货币升值,造成该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从而打击首先征收关税的国家的出口。

沃尔夫写道:“出口商是一个国家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商。以牺牲它们的利益为代价,保护没有竞争力的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商,看起来并不明智。”

欧盟周三宣布计划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更高关税后,我们在评估英国是否应该效仿欧盟的政策时必须牢记上述事实。

不难想到,中国可能对一系列欧盟产品进行关税报复。中国是欧盟重要的食品和饮料出口市场,世界著名干邑品牌法国人头马-君度公司的股票今天下跌了近6%。

股价同样下跌的还有德国大型汽车制造商,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大众汽车公司,该公司与中国合资伙伴去年在中国售出约320万辆汽车。该公司及其控股的保时捷公司股价都下跌了5%以上。

欧盟内中国最大的猪肉供应国西班牙也在紧张地观望。

欧盟的关税能否起作用也无法确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规模和效率意味着,他们或许能够消化部分或全部关税,在欧盟继续销售他们的汽车并且盈利。

对英国来说,像欧盟一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并不会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

几乎可以肯定,中国会对苏格兰威士忌等重要的英国出口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苏格兰威士忌的出口额目前相当于英国汽车出口额的7.2%。

考虑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关税也无法让英国制造商获得任何价格优势。

关税几乎从来不能带来支持者声称的好处。它们伤害了消费者,损害了就业,毁掉了财富,导致了国家间的不信任。

如果英国在这件事上追随欧盟,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编译/王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