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在贸易商战上,有的国家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想要对付我国,为了对付我国那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就在6月12日,拜登已经签字了,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经有22个国家决定一致对我国进行征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举动意味着,我国有可能会有很大的损失,对此,我国也不打算惯着。

22国对华征税

一直以来,美在经济贸易上没少针对我国,对我国是各种加税,完全不顾这样做是否违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6月12日,拜登已经签字,欧盟那边也已经宣布了对我国的决策,欧盟将在下个月起对自我国进口的电动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

并且欧盟还发布公告称,如果无法与我国达成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这一举直接将我国定在了“待宰”的案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欧盟将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他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使用单独的税率。

信息来源:财联社2024年06月12日关于欧盟宣布将在7月初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中方已表示将采取措施维权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政策已经大大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经贸合作的稳定性。

这样的加征关税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极有可能会触发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但是欧盟却无视这一原则,依旧对我国进行加征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外界所说的,正处于绿色转型关键阶段的欧洲目前在许多领域都依赖着中国生产的绿色产品来实现其气候目标。

而欧盟这样的做法,似乎已经将全球稳定给推到了边缘化,再一次在全球巩固的基础上,加上了一条快速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这起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已经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了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的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林剑还强调,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而欧盟副主席表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汽车生产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这对欧盟电动汽车生产商造成了经济损害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么说的话,欧盟此次的加征关税决定,也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国经济贸易自由,这对我国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已经对我国造成了困扰。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此前就以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和“不公平竞争”等理由,于2023年10月就启动针对我国电动汽车、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医疗设备等产品的调查,使中欧经贸摩擦的风险不断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就能看出来,欧盟每增加一次对我国政策的针对,中欧的摩擦就会加快一步,风险就会上升一度,直到最后这样的结果也会损害到欧洲自身的利益。

就在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结果发布出来以后,商务部更是直接表示,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接指出欧方裁决披露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4年06月13日关于欧盟将对华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的关税,欧洲车企率先反对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欧方此举不仅仅损害了我国电动车产业合法权益,也会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欧盟27个成员国里,有22个成员国表示支持对我国进行加征关税,而其中有5个成员国表示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之声”称,德国、瑞典、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因不同原因反对对我国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而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则坚持要征收,以保护本国制造商。

面对22:5的结果,瑞典和德国的反对则是白费了,德国在6月12日就明确表示反对欧盟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关税始终只是最后的手段,而且往往是最糟糕的选择。

更是警告欧委会的惩罚性关税将打击德国企业及其顶级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6月12日表示,欧盟对中国企业拟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并不统一,而是因制造商而异。

声称这意味欧委会将建立双重歧视制度,惩罚性关税不仅针对中国,而且针对个别制造商,甚至称这种差别化和高度歧视性的惩罚性关税制度在历史上几乎前所未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示不应该通过惩罚性关税来限制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而是要支持和帮助增强欧洲电动汽车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没有激烈的竞争就没有强大的欧盟。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4年06月14日关于欧盟政治操弄对华电动汽车加税,德国、匈牙利等国明确表示反对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我国进行加征关税,损害的难道仅仅只是我国的利益吗?不,还有欧洲其他国家的利益。

很多企业以及那五个国家知道其中的利益关系,因此出面反对,一个公平公正的贸易才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难道不知道吗?他们当然知道了,只不过欧盟是在实行一项双重标准,已经明显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

德国《商报》发表评论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是错误的,最终可能会伤害欧洲自己,中国很有可能会对欧盟做出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6月13日,有记者提问中国工业界正在游说政府对欧盟乳制品展开反补贴调查,并且对欧盟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何亚东表示,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和法权益,而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调查机关将依法进行审查,缝合立案条件的,调查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依法对外披露和发布公告。

信息来源:央广网2024年06月13日关于中国业界申请政府对欧盟乳制品和猪肉展开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回应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回答已经向外界传递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我国已经展开了相应的措施,在这种贸易上,我国不会坐以待毙。

不仅如此,根据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累计进口矿石16196.4万吨,同比增长了11.7%,这是我国粮食进口量第二次突破1.6亿吨。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01月18日关于再次突破1.6亿吨!谨防粮食进口输入性风险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结果说明我国全球粮食供应链在进一步增强,具有了稳定性,扩充了我国的粮食储备,不少人称如果欧盟对我国粮食进行限制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将会是一个极有力的反击。

中国与欧盟

其实我国和欧盟之间还有渊源,枣早在1975年时,我国就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了外交关系,1983年,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在2023年时,我国和欧盟互为第二贸易伙伴,我国是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俩原地,欧盟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并且2024年1月到2月中欧贸易总额1172.4亿美元,同比下降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3年,欧盟对我国新增投资105.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5%,我国对欧盟新增投资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中国同欧盟的关系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谁能想到,转头欧盟就对我国进行了加征关税的政策,因此外界不少人认为欧盟的这一做法是一项对自己非常不利的决定。

我国则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根据欧盟数据统计,2022年,中欧贸易总额增长23%,达8563亿欧元,也是欧盟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就有专家指出,关于中欧关系,近年来欧洲对华认知呈现多维度、竞争性、复杂性的特征,其中焦点是,是否以及如何摆脱对华过度依赖的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2023年12月05日关于欧洲发展报告:中国成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23.7%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看来,欧盟对我国的所作所为也就显得并不奇怪,一心想要摆脱对我国的依赖。

早在2023年欧洲议会议员就表示,欧洲对中国的关系定位是自相矛盾的,欧盟的经济状况很糟糕,只有与中国合作才能走出经济低迷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就连匈牙利专家都曾告诫过欧盟,应该同中国寻求合作,而非制造对抗,在2021年,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完成后不久便遭到欧盟冻结。

在2021年年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了欧洲版全企业极简计划--“全球门户”计划,这项计划粗看上去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雷同,但是它更侧重于意识形态的方面,非经济合作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德国智库称欧盟若与中国脱钩将年损360亿欧元,即使欧盟建立起新的供应体系,德国的经济产出也会减少1%。

我国外交部则回应中欧贸易逆势增长了5.6%,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了96.6%,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也再创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强调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经贸互利合作迅速升温回暖,为全球繁荣与稳定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年03月02日关于德国智库称欧盟若与中国脱钩将年损360亿欧元,外交部回应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贸易战场上,我国更希望的时和欧盟互相合作,因为这样的结果会是一个双赢互利的结果,但是欧盟却做着与之相反的决定。

而我国将会采取一切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会坐以待毙,我国向来秉持着公正合法的原则,从来不会主动与人打“贸易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欧盟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只有和中国合作,才能迎来双赢的局面,而不是随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中方反着来,将会伤害自身的权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