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欧盟6月12日宣布,将自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7.4%到38.1%的关税。中方同步公布自身对欧盟产品预计实施的系列反制方案。2天后的6月14日,德方透露该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将访华的消息。哈贝克办公室声明称,自6月19日起,哈贝克将先后到访韩国、中国,访问行程总计持续5天。贸易、气候保护、能源政策是德方关注的主要议题。

德国总理朔尔茨今年4月访华期间,绿党出身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外长贝尔伯克并未同行。当时不乏分析认为,朔尔茨此举目的在于避免两人恶化访华氛围。当下哈贝克将进行的访华行程,是其就任经济部长以来首度访华。德国主流媒体德新社声称,哈贝克预计同中方进行激烈磋商。德国经济部门透露,中欧关税谈判中哈贝克不会直接参与,其言论也不代表欧盟,不过哈贝克会试图向中方提出“更公平的贸易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同中国在工业产业链上联系密切,作为以工业出口支撑国内经济的国家,德国需要世贸体系下开放、公平的贸易环境。当下欧盟有违世贸规章的做法,将德国推入被动局面。如果欧盟实施关税限制引发中国同样增大对欧关税壁垒,不论中欧关税战情况如何,立足欧盟市场、深度嵌合入中国供应链体系的德国工业,均是最大的输家。这或是6月12日欧盟发布政策,2天后的6月14日哈贝克即传出将首度访华消息的背景。

美媒彭博社14日评论称,德方寻求扼阻欧盟关税决定,或至少弱化关税级别,美媒的这一说法未得到德方证实。德方当下寻求在中欧贸易战中发挥缓冲作用,德国政府发言人宣称,中欧间应形成友好解决方案。德方的相对慎重态度,来源于主要德企对中国市场的依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市场占到了德企汽车销售额的1/3,大众、宝马、奔驰均以中国为最大出口市场。中德间的利益绑定关系,是德方从政府到企业到行业,均反对欧盟加征关税动作的前提。如果该事件处理不善,将对因俄乌冲突已经风雨飘摇的德国工业体系,形成进一步冲击。使德国丧失廉价能源进口来源后,继续丧失最大工业合作伙伴。相比于反制工具充分的中国,政治、经济、安全多方面告急的德国,处于更大的飘摇震荡中。

除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外,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被曝将于数周内到访中国。该消息由梅洛尼在G7峰会闭幕式期间透露,具体访问日期目前未定。意大利此前曾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是与该倡议合作的唯一一个G7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与G7其他国家集体施压下,意大利于去年退出,为中意关系带去负面因素。对于欧盟迎合美国实施的加征关税动作,中方在多个产业领域释放反制信息。包括实施对欧盟猪肉、乳制品的双反调查,对欧盟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结果,将于8月底前出炉。法国是欧盟白兰地对华出口的绝对主力。

中国产业界也建议相关部门,对欧盟大排量汽油车征收25%关税,相关举措合于世贸规则。欧盟对华大排量汽油车去年出口规模约180亿美元,在中国对欧电动汽车出口规模之上。也意味着如果汽车领域中欧爆发关税战,欧盟是损失更大的一方。欧方应认清形势慎重行事,以免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