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王洪文

王洪文于1935年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具体地址是绿园区西新乡开源村。王家世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王洪文的父母也出身于贫苦农家。他的父亲叫王国胜,耳朵有些聋;母亲叫王扬氏,性格胆小但善良。

那个时代,贫苦农民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王洪文也不例外。据他后来的自述,他只在七八岁的时候上过一两年私塾,只会背诵《百家姓》而已。稍大一些时,他就开始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东北农村

当时,家里租用了地主的土地,忙农时节,王洪文需要下地劳作。此外,地主还养了各种牲畜,王洪文也要负责放养。他不仅放牛、放马,还得放养猪。那个时代,东北部分地区的猪需要放养,这样猪肉的质量会更好一些。

在家中,王洪文是长子,他还有三个弟弟,分别叫王洪武、王洪双和王洪全,四个人合在一起就是“文武双全”。兄弟四人的名字是请村里的私塾老师取的,也寄托了父母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此外,王洪文还有一个妹妹,名叫王桂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东北农村

那个时代,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一年到头很少有机会享受肉食。王洪文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吃上一顿肉馅饺子。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们分到了土地,生活才有所改善。

1950年,15岁的王洪文离开家乡参军,被编入第27军,在浙江湖州地区驻守。几个月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第27军奉命前往朝鲜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朝鲜战争

王洪文最初在部队中担任警卫员,负责保卫首长的安全。随着战局的紧张,他转任通讯员,负责将首长的信件送至前线指挥部。王洪文的回忆,通讯员的工作相当危险,前线炮火频繁,流弹时有发生。当时有很多通讯员英勇牺牲,但王洪文幸运地没有受到伤害。

由于送信任务有时限,通讯员执行任务时往往无法休息。王洪文回忆道,如果实在太累,才会找个草地坐下来稍作休息,然后再继续送信。

在担任通讯员一段时间后,王洪文觉得没有晋升的机会,而且这份工作也相当危险,于是他写报告申请调入军乐队。当时27军乐队刚刚成立,迫切需要新成员,王洪文因此顺利加入,担任黑管演奏。

起初,王洪文对黑管一无所知,只是站在后排胡乱吹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掌握了一些吹奏黑管的技巧,能够跟上乐曲的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7军

1956年,年仅21岁的王洪文离开部队,转业到上海第十七棉纺厂,担任一名保全员。相对来说,这份工作相对轻松一些,虽然需要待在车间里,但并不算过于辛苦。不过,王洪文对此并不满足。他的工资也相对较低,大约在二十多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上海第十七棉纺厂

不久之后,通过他人介绍,王洪文结识了在厂里的托儿所工作的保育员崔根娣,并对她展开了积极追求。三年后,两人结婚。婚后,王洪文搬出了厂里的宿舍,与妻子崔根娣一起住进了一套面积十五平方米的平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由于棉纺厂的经营状况不佳,停工了一段时间。为了鼓励自力更生,厂领导派遣一批人前往崇明岛开荒种地,王洪文也参与其中。然而,他对这项安排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厂里副书记故意针对他。因此,在此期间,王洪文经常偷懒,不去种地,而是喜欢钓鱼和打鸟。

1962年,王洪文被调回厂里,被分配到保卫部担任保卫干事,这是一个脱产的基层干部职务。从那时起,王洪文不再需要去车间劳动,只需负责好厂内的保卫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年后,形势急转直下,王洪文趁机崛起,担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成为上海地区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随后,他更进一步,前往北京工作。奇怪的是,在王洪文得势之际,他的家人并没有分享他的成功。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也许是因为王洪文觉得自己的上升速度太快,担心牵连到家人。又或许是因为王洪文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并不深,不愿意与他们建立联系。

在那十年里,除了王洪文的妻子和孩子享受到优厚待遇外,王洪文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一直生活在东北,未能分享他的荣耀。二弟王洪武和四弟王洪全在长春老家务农,度过了一辈子。三弟王洪双的人生轨迹与王洪文有些相似。1958年,王洪双也参军入伍,1962年转业到陕西武功县的一家飞机修配厂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妹妹王桂兰则嫁到吉林市区,成为家庭主妇。王洪文的父亲在他当兵的第三年因肺病去世。

1956年,王洪文转业后曾回家乡一次,与母亲和弟弟们团聚。母亲王扬氏与二弟王洪武住在一起,而四弟王洪全有时也会前来看望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之后的二十年里,王洪文再也没有回过老家。根据王洪武的回忆,当地的大队书记得知王洪文在北京工作后,想讨好他,于是立即组织人员用建筑材料盖了一栋新房子,供王扬氏和王洪武居住。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1976年10月,大队书记又带人将房子拆除并拿走了建材。而就在王洪文入狱后不久,他的母亲王扬氏因脑溢血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王洪文被判处无期徒刑后,陷入了消沉的状态,时常叹息,并且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为了唤醒他的求生意志,组织允许他的家人前来探望。王洪文的妻子、孩子和兄弟姐妹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北京。

在秦城监狱里,兄弟姐妹五人再次团聚,这是自1956年以来的第一次。由于王洪文的特殊身份,这次见面时间并不长,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总计4个小时。在短暂的交谈中,王洪文嘱咐弟弟姐妹们要扎实地工作,照顾好年迈的母亲,并替代自己尽孝之责。

然而,王洪文的心情并没有好转。他继续沮丧不安,愁眉不展。加之他之前饮酒过量,肝脏出现了问题。1986年,王洪文被送往北京复兴医院接受治疗,组织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条件。然而,1992年,王洪文因肝癌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洪文去世后,他被送往八宝山进行火化,他的妻子和兄弟姐妹们也前来送别。据八宝山殡仪馆的火化工人回忆,王洪文和弟弟王洪武长得非常相像,就像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人帮

王洪文去世时只有57岁,而当时的张春桥和姚文元仍然健在。张春桥活到2005年4月,享年88岁,姚文元活到2005年12月,享年74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王洪文在能力和心态上存在不足,无法取得重大成就。

通过回顾这些历史,让我想起了那些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革命前辈们。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从不退缩,坚持不懈地奋斗,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胜利。在抗战时期,日军一开始占据优势,但我们的军队从不气馁,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等战术,最终打赢了持久战,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因此,我们可以从伟人如毛主席身上学习奋勇拼搏、坚持到底的顽强精神。我们怀念和尊敬毛主席等革命前辈们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