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更新更新对象梳理

重庆直辖后中心城区快速拓展,历经内环区域、外环区域的建设,两江新区的发展,后突破两山(中梁山、铜锣山)屏障向西、东扩展,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当前城市建成区约84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重庆市中心城区。规划对中心城区现状建筑进行了系统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城市更新规划结构

规划统筹形成“面、线、点”的城市更新结构,以“两江四岸”为主轴,带动六大城市名片及其它更新片区围绕各自主题功能营造场景。

1、以主轴扩面

聚焦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及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等城市新名片,加强片区规划设计,促进区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调整;

2、以干线成网

依托科学大道、机场路等城市功能走廊及老旧铁路、国省道、城市轨道、山城步道等特色线路,串联沿线特色景观及功能区,推动沿线区域系统提升,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更新线路和网络;

3、以个案出亮点

立足老旧小区、老旧商业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四类更新区域的现状问题和更新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城市更新片区重点征迁规划内容

1、重点更新区域

通过对建筑年代、建筑质量、建成环境和低效用地的梳理,结合各区更新诉求,划定出现状问题较突出的重点更新区域。

老旧小区:包括2000年前建成的及部分不超过2005年底建成的确有更新需求的小区;

老旧商业区:包括传统商业区及周边区域;

老旧厂区:包括部分待转型升级的工业、仓储、批发市场及老站场等用地;

老旧街区:包括历史文化城区、街区、名镇、传统风貌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具体城市更新片区

整合一处或多处重点更新区域,联动周边城市功能,形成相对成片的城市更新片区。功能性更新片区: 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推动功能性更新;重点促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空间布局的结构调整,为市民创造新的活力空间。

保障性更新片区: 聚焦群众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推动保障性更新;立足百姓需求完善社区生活圈,关注百姓身边的微空间改造,把坡坎崖、桥下等灰色空间变为市民喜爱的绿色空间。

保护性更新片区:聚焦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推动保护性更新;立足历史文化保护,加强活化利用,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山水、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续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