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米筐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颠覆全国格局的巨变已经发生。

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影响我国地缘战略的大事,一个是中吉乌铁路,一个是图们江出海口。

先说中吉乌铁路

前几天,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官员相聚北京,签了一份共同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合作的正式协定。

这意味着我国心心念念三十年,历经无数坎坷波折推动的西部命脉大通道,终于要从梦想变成现实。

为什么我国对这条铁路这么感兴趣?无他,高层早就瞄准了它的战略意义。

过去十年,我国最重要的国家级顶层地缘战略就是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考验的绝地反击之笔,西方观察家将之称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当时的外部考验是,奥巴马政府收缩全球力量宣布启动重返亚太战略,一条围绕第一岛链的遏制我国发展链条渐渐成形。

这种形势下,我国改开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战略空间受到极大压缩,对外开放格局受到极大挑战,如果只是沉迷于韬光养晦的过往路径,不只是产业升级的上升空间被锁死,还可能永远倒在中等收入陷阱中不可自拔。

于是,我国选择主动作为,利用铁链缝隙面向东北、西部、西南、东南寻找新出路,各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批量产生,以此对冲美国制造的战略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内部考验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推出了著名的4万亿计划,但也制造出庞大的过剩产能,这些庞大产能连同我国庞大的制造业产品供给都需要海量的需求来承接。

而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刚好为国的产能释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充分的市场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这个“路”就是指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也被国外观察组理解成中国版本的“西进战略”,以我国传统的地缘劣势区域为原点,连同中亚、中东、进而通达欧洲。

这一路径的关键在于连接亚欧大陆的亚欧大陆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的亚欧大陆桥大部分路段在俄罗斯境内,走的是西伯利亚铁路,那条路气候高寒,路程也没什么优势,又受制于人。

于是我国又以连云港为起点,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为出境口岸的第二亚欧大陆桥。

但这条路也并非尽善尽美,一直都存在着一个美丽的遗憾,就是迟迟没能动工的中吉乌铁路。

中吉乌铁路,可以看成是填补新亚欧大陆桥南部空白的战略要道。

这条路自新疆喀什出发,途经吉尔吉斯斯坦,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一旦建成通车,将成为最短的亚欧大陆桥。

顺着这条铁路,一带一路计划的南线将直接打通。

来自我国的货物在离开乌兹别克斯坦之后可以直接连入伊朗铁路网,然后进入土耳其境内接入欧亚铁路网,进入南欧地区,将现有的中欧班列路线直接缩短90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很多朋友对新疆出海没有特别具象的感知,举一个例子,从喀什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5050公里,到上海则需要5150公里,几乎同样的距离,新疆已经可以触及到欧洲大陆。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将从这条铁路中获得重大的地缘红利,直接提升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就像一带一路倡议的缩影,一条铁路背后往往还伴随着工程建设、配套基建,进出口贸易,以及市场腹地。

当火车一响,我国的制造产能将在沿线地区进一步释放,并且还可以直达中东油气资源。

除此以外,中吉乌铁路的开通还极大利好我国的西部,尤其是喀什可以真正成为我国通往中亚的桥头堡,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

我国的现在发展的状况一大特点就是东西部不均衡,或者说海强陆弱,这就导致我国的政治经济层面极为缺乏战略纵深。比如出口依赖海上贸易,能源也受限于海上通道,一旦战端一开,很容易被人卡住生命线。

而中吉乌铁路和其他亚欧大路桥通道一道成为我国的战略备份通道,在此背景下,西部将不再是积贫积弱的帮扶对象,而是扭转战略地位成为开放前沿。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条铁路,筹划了快三十年,此前进展一直缓慢?

因为中亚地区一直被俄罗斯视为传统势力地带,不容他人染指。

如今,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演进,欧美和大鹅的持续切割,这才让大鹅有了在中亚割肉的机会。

中俄利益虽然有高度重叠的部分,但是也有需要博弈的部分,正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战争,中吉乌铁路才能迎来真正的落地机会。

俄乌之战给我国送来的另一个意外“福利”是图们江出海口

这个话题也是让很多人在深夜辗转反侧的时代伤疤了。

翻开地图我们就会发现,整个东北地区除了辽宁之外几乎没有出海口,尤其是偌大的黑龙江、吉林、内蒙沃野千里,连接世界的海上通道却被无情锁死。

但在遥远的曾经,黑吉两省可是有很多出海口的,不过后来由于清政府的弱鸡无能,我国在一次次割地赔款中将朝鲜半岛以北的所有海岸线悉数丢尽,只留下图们江的通航权。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曾经是我国进入日本海唯一的通道,如今变得非常骨感。

上游是我国和朝鲜的界河,下游近入海口的15公里河道是俄罗斯、朝鲜两国的界河,两岸再无中国领土。

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吉林段国境离出海口只有区区15公里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我国失去了大片国土,但理论上一直拥有图们江口的通航权,不幸的是建国初期,苏联以援朝的伟光正名义,修筑了图们江铁路大桥。

这座俄朝友谊桥不甚宏伟,高不到10米,却几乎漫不经心的锁死了图们江航道,只能通过30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航运价值聊胜于无。

因而长期以来,我国民间呼吁中俄启动图们江航运改造的呼声非常多。

而俄罗斯于对远东领土的戒备自然从没放松过,一直没有放开过这个口子,直到这次普京访华,签订了重磅的两国联合声明。

双方将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开展建设性对话。

这瞬间点燃了各路群众关于这个东北出海口的畅想。

虽然有铁路桥的制约,也有航道淤塞的弊病,但对于基建大国来说,这些都不是无法克服的大问题。

一旦图们江可以顺利通航万吨级货轮,临近的吉林省珲春市将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有望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复合型交通枢纽。

如此一来,来自黑龙江和吉林等东北腹地的大宗货物可由铁路公路运到珲春,然后装船运出和我国沿海地区实现海运联通,不必再借道海参崴或者绕道辽宁,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

不止于此,俄罗斯最近这些年在搞北极航道,未来来自图们江的中国出海商船也可以出日本海经北极航道前往欧洲,同样大幅缩短传统走苏伊士运河的航线距离。

更为关键的是,航运一开,将彻底打开黑龙江和吉林的任督二脉,为一直暮气沉沉的东北地区注入活力。

我国历史上长期是一个陆权大国,改开之后又长期重海轻陆,而随着全球地缘格局的激荡演变,我国将真正进入一带一路倡议设计时构想的陆海统筹年代。

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图们江出海口和中吉乌铁路就是地缘冲突下的意外之喜。

THE END

来源: 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作者:莫忘欢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