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时,获得大将军衔的共有10位,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从这个名单中就能看出,传奇将军陈赓位列第四,在他前面的三位,分别是粟裕、徐海东和黄克诚。

若就资历来讲,陈赓资历可不浅,早在1922年,陈赓便正式入党,这个时间可要比十大元帅中的九个还要早,十大元帅里唯一在入党时间上早于陈赓的,也就只有朱老总了。

不仅入党时间早,就红军早期时的职务来看,粟裕、徐海东以及黄克诚都不及陈赓。

比如徐海东,当初红四方面军成立时,担任该军12师师长的便是陈赓,而徐海东当时则是12师麾下36团的团长,也就是说,陈赓当时是徐海东的上级。

同样是这个时间段,粟裕虽说也担任了师长,但那只不过是由地方红军升级而来的“小师”,总人数也就四百来人,与陈赓所率领的红四方面军12师完全就不能比。

至于黄克诚,在陈赓当师长那会,他还只是一个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第4师)。

所以就当时的军妓职务来讲,粟裕、徐海东也好,还是黄克诚也罢,都不及陈赓当时的职务高。

而论能力,陈赓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属于那种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民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毕业于黄埔,并且还是黄埔一期,当初在黄埔有三个风云人物,被人称为“黄埔三杰”,这其中之一就是陈赓。

而出了黄埔之后,陈赓表现的更为出色,除了在战场上救过老蒋的命,还在周总理的领导下,搞起了情报工作,大名鼎鼎的“中央特科”,便是陈赓直接领导的。

到了红军时期,陈赓更是受命领导干部团,长征时期表现出的军事能力,使得毛主席称赞陈赓“可以当个军长”。

再往后就是抗战时期,那个让日军连连吃瘪的386旅,便是陈赓一手打造出来的。

这还只是陈赓能力表现的一小部分,而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赓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更是让他成为了相当耀眼的存在。

1946年,在我军已经取得了闻夏、同蒲等战役的胜利之后,不死心的胡宗南再次纠集兵力大举进攻晋南,而在这其中,就有当时被胡宗南视为宝贝的“天下第一旅”(即国军第一军第一旅)。

而面临敌人的大举进攻,陈赓巧妙设下伏击圈,不仅成功的全歼了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旅”,还给予了敌二十七旅、一六七旅的重创,前后共歼敌。

此战取得的重大胜利,用当时刘伯承刘帅的话来说,就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

不仅如此,在此战后,中央军委不仅向全军各部队发出了《关于陈赓纵队作战胜利通报》,并对此战胜利的意义以及陈赓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了长篇的《向太岳纵队致敬》的社论。

这还不算完,毛主席当时还号召全军,共同学习陈赓的打法。

“我陈赓纵队已将胡宗南之天下第一旅全部歼灭....由此可见,只要指挥上既灵活又勇敢,那么敌人的进攻是能打破的”

当时正值华北军区在大同、集宁之战中吃了败仗,因此毛主席还特意点了点聂帅的名,这意思就是让他多向陈赓学习学习。

不仅是毛主席,当时其他军区的领导也对陈赓的表现赞赏不已,如陈毅就曾在1947年给毛主席的电报中提道:

我认为我党廿十多年来创造的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迈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

这里面,陈毅提到的彭、刘、林分别是彭总、刘帅和林总,而他这话的意思就是,就当时而言,打仗打的最好的,除了彭、刘、林三位外,便是粟裕和陈赓了,换而言之,陈赓当时在陈毅的眼里,几乎可以与彭、刘、林三位并驾齐驱了。

如此辉煌的表现,让陈赓在之后得以继续担负重任,小河村会议后,毛主席又把一支庞大的队伍交给了陈赓,即在原有的第四纵队基础上,又增加了晋察鲁豫的第九纵队以及已经起义的原国军第38军,这几支部队加在一起,共有八万余人。

而这八万余人,组成了一支著名的大军,也就是陈谢兵团。

按理说,有这么优秀的表现做基础,并且还资历还很深,理应在大授衔时排名靠前才对,甚至有说法还觉得陈赓应当被授元帅才合理,但为何最终他却只排在大将第四呢?

实际上,导致陈赓只被授予大将,且还只排在大将第四的因素,早在八路军时期就已经种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仔细研究十大元帅的话,就会发现这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

什么规律呢?就是十大元帅中,除了叶剑英叶帅外,剩余的九位,均是在八路军时期,担任过师长级别或者师长或副师长以上职务的。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共有三个师,即115师、129师和120师,而三个师的师长,分别是林总、刘帅和贺老总。

而罗荣桓、徐向前和聂荣臻这三位,虽说不是师长,但却分别是八路军三个师的副师长。

这一条是授衔时必考虑的因素,也就是我们说的资历,只有担任师长或者副师长以上职务的,才会被列入元帅备选名单中,不符合便只能落选。

而除了上述六位之外,剩余的四位,即朱老总、彭总、陈毅和叶剑英,之所以会被授予元帅,首先朱老总和彭总,在八路军时期一个是总指挥,一个是副总指挥,所以他们二位被授予元帅是毫无争议的。

至于陈毅和叶剑英,都没有在八路军时期担任过师长或者副师长职务,却为何会被授予元帅呢?我们一个个来说。

先是陈毅,陈毅虽说不是师长或副师长,但当时他是新四军的军长,单凭这一点他是足够授元帅的。

尽管陈毅在解放后离开了军队转到地方,但作为新四军的代表,他自然而然地就入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