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China travel”可谓是火遍了海外的社交媒体,从外国视频播放平台来看,凡是带上了这一标签的视频,播放量都是上万甚至百万的,话题讨论度高达7亿。

而这之所以火爆全网,是因为中国实施了一个“144小时过境免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旅游博主来中国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的外国游客)

所谓“144小时过境免签”,就是指中方名单内的54个国家的公民,在具备有效的国家旅行证件,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有确定日期和座位的联程客票情况下,可以在过境中国时享受免签待遇,停留期限最长不超过144小时。在此期间,过境旅客可以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旅游、参与临时商务会议等短期活动。

在这一政策下,大量外国游客就背上背包飞往中国,开启自己的短途旅游。来到中国之后,他们坐高铁、爬泰山、看长城、穿汉服、打卡景点、吃中国美食,充分感受着中国的文化魅力和经济活力。

但由于时间限制,一些游客为了尽可能多地游览中国,还“入乡随俗”,学着中国的年轻人,开启了特种兵式旅行;而另一部分,则找到了这个政策的“漏洞”,即在中国待够144小时后,他们便前往附近国家,待个几天然后重返中国,开启下一个144小时。

从各个博主的反馈来看,“144小时”的设定可谓是绝妙。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六天的时间足够让外国游客感到惊艳,在好奇心刚刚萌生后时间就到了,这样一来,来过中国的游客们,将对中国产生最强烈的好感和探索欲。

中国144小时免签爆火,俄方紧跟着效仿,想用中国办法解俄方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单内的游客可凭证件过境免签)

此外,这一政策,还给我国带来了三大好处。

首先是本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发展。此前,中国游客是推动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而如今在这一免签措施下,大量外国游客进入中国,就推动了我国本土旅游业的复兴,同时相关饮食、住宿等产业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其次是能有效吸引外国投资。从名单中可以看出,很多欧洲国家都在列,当下中欧关系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若能在签证方面给西方企业家提供便利,就有助于其亲自来华视察,实地考察中方的经济活力,届时中欧贸易关系有望进一步深化。

最后,即有助于打破国外的信息茧房,使得所有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谎言不攻自破。

有句网络名言叫“自有大儒为辩经”,就是不浪费力气在舆论场上,过多地为自己的行为做辩解,只需埋头发展自己,等到中方强大后,之前替美西方歌功颂德的国内外各路人士,亲眼所见中方发展成果后,自会像此前吹捧美西方一样,站到中国一边夸赞中国。

如今,中方这一政策,就实现了这一目标。从外国游客拍摄的视频来看,抵达中国后他们所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和他们想象中不一样,更和西方主流媒体所宣传的不一样。在安全问题、卫生问题上,更是夸赞中国领先于西方。

总之,这一免签措施,实施得极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签证

而眼看中方取得了这样的成果,俄方一边,也开始效仿了起来。

日前,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就表示,俄罗斯计划为中东和东南亚多个国家提供免签政策,其中包括沙特巴林、科威特、阿曼、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当下俄方已经同这些国家展开了谈判,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就签署协议。

其实对于俄罗斯而言,其在一些层面上,和中国是存在相似之处的,所以中方的这个办法,也有助于其解决当下的一些难题。

首先就是经济发展难题。虽然俄罗斯和中国不同,当下可以免签的国家,仅限于对俄友好国家,这就将范围缩小到了中东和部分亚洲地区,但是这一措施,也有望成为促进俄罗斯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简化签证程序,更多的外国游客将会被吸引到俄罗斯,进而增加在当地的消费,对于俄罗斯的餐饮、住宿和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都是一大利好消息。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俄罗斯能够抓住这一机遇,提高商业环境的透明度与公开性,优化营商环境,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这样一来,免签政策将成为促进俄方经济整体发展的催化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旅游景点)

最后,在过去两年里,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西方媒体对俄罗斯的报道普遍带有负面色彩。因此,俄罗斯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改善其全球形象。以中国的经验为例,实施免签政策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引入免签措施来吸引外国游客,俄罗斯有机会向世界展示其除政治纷争外的另一面: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热情友好的人民。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形象,还能有效缓解国际社会对其的负面观感。

总之,中方这一招,为俄方解决自身难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