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京在公开场合亲口承认,俄罗斯可能会出现“第三个首都”。这个新首都,会建在哪里?其中有一个选择,对中国有利?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参加一场活动时,明确表示正在考虑建立“第三个首都”的提议。普京这一表态,让人不禁想起了俄罗斯“第二个首都”的由来。虽然莫斯科的首都地位,得到了俄罗斯民众的广泛认可,但在历史上,确实有过迁都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

当时,彼得一世为了让俄罗斯有更好的发展,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更加靠近欧洲的圣彼得堡。虽然他们后来又把首都迁回了莫斯科,但在很多俄罗斯人眼里,圣彼得堡的重要性不亚于莫斯科,称得上是俄罗斯的“第二个首都”。

事实上,普京现在想建“第三个首都”,多半也是出于国家前途命运的考虑。

一来是安全方面,随着芬兰、瑞典等邻国陆续加入北约,俄罗斯与北约的战略缓冲地带,不断被压缩。不管是首都莫斯科,还是“第二个首都”圣彼得堡,都面临着更大的安全威胁。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莫斯科多次遭到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除此之外,波罗的海的北约驻军,也给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带来了不小的防卫压力。因此,俄罗斯确实也需要一个“备用首都”,以便在与北约发生大规模冲突时,保证俄政府机构的安全。

二来是经济方面,彼得一世迁都圣彼得堡,加强了本国与欧洲的联系,带动了经济发展。这也使得俄罗斯与欧洲一直保持着较为紧密的经济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彼得堡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变得紧张,经济往来也随之减少。俄罗斯为了自救,实施了“向东看”战略,增强与中国等亚洲伙伴的联系。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将发展远东地区提上了日程,以谋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自然也需要一个像圣彼得堡那样,可以为国家发展带来新机遇的“第三个首都”。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幅员辽阔,哪里会成为所谓的“第三个首都”呢?对于这个问题,俄罗斯国内众说纷纭。不过,从俄媒的报道来看,有2个选择是可能性最大的,那就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我们先说西伯利亚。早在2021年,时任国防部长绍伊古就提议,将俄罗斯首都迁到西伯利亚。在他看来,此举有助于解决俄罗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按照绍伊古的设想,迁都西伯利亚后,俄罗斯还要在新首都附近建立多个“百万人口级别”的卫星城。

近来,也有俄罗斯官员建议,将西伯利亚地区的新西伯利亚,建设成“第三个首都”。他们认为,新西伯利亚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经济首都。毕竟,这座城市有100多万居民,且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他们的设想是,把工业部和经济部派到新西伯利亚,以保证所有的经济线,都能延伸到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西伯利亚

我们再来看远东地区。当前,俄罗斯不断推进“向东看”战略,相关政策一个接一个地出台。借着政策的“东风”,远东地区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如果“第三个首都”定在远东地区,不仅有利于“向东看”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而且,这对于中国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比起俄罗斯其他地方,远东地区离中国最近,更方便开展各领域合作。况且,远东地区一旦被选中,俄罗斯政府势必会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以促进当地的发展。

当然了,俄罗斯最终会选择哪个地方,还要看普京政府,在综合考虑后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不过,不管他们选择了哪里,都避免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建立“第三个首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目前,俄媒提出的备选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实际经济发展情况较差,其他软硬件条件,也不算太好。这意味着,俄罗斯想要顺利建设“第三个首都”,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现在的俄罗斯还面临着持续延宕的俄乌冲突,以及美西方的制裁、围堵,恐怕很难抽出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短短几年之内,来完成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远东地区

除了这个,普京政府也要考虑到,建设“第三个首都”,可能会引发某些内部矛盾。毕竟,被选中的地方,将获得政策上的倾斜,当地政府的地位也会因此而提升。这意味着,普京政府在做出决定时,必须慎之又慎。

事实上,普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宣布考虑建设“第三个首都”的同时,特别强调,这一设想需要通过创造“有吸引力的条件”来完成,而不是一味地靠行政命令来推动。

普京政府已经亮明了态度,现在就看哪个城市能抓住机会,从各备选项中脱颖而出。而这个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还是个未知数。俄罗斯建设“第三个首都”的构想能否落地,还要看后续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