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北方新一轮热浪正式启动,尤其是东北,今天今天升温速度十分惊人,辽宁西部的兴城早上5点气温还不到20度,12点不到就飙升到37.1度!不仅是辽宁今年首次出现37度,也是今年全国最快高温的气象站。目前辽西走廊热浪翻滚,葫芦岛部分自动站气温已经冲上40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山东河南大范围干旱

中央气象台6月17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17日白天,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北京、天津、辽宁西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东部和南部、安徽北部、湖北东北部、海南岛大部等地有35~36度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南疆盆地、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辽宁西南部、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局地可达40度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中央气象台的高温预报上看,6月18日我国高温进一步增强,不仅新疆南疆盆地、京津冀、山东中西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辽宁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37~39度高温天气,华北、吐鲁番盆地局部可达40度及以上,这么来看,中东部40度以上的区域都要再次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六月的我国北方多地来说,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河南、山东两省的高温天气连续多日,阳光炙烤着大地,这种天气和高空暖脊、干热气团等因素有关,强盛的高空暖脊使得冷空气难以南下,致使这片区域长时间处于干燥、炎热的环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温不仅带来了酷暑,还引发了严重的干旱。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山东和河南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显著偏少,导致6月17日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出现了大片重旱-特旱气象干旱区,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个别网友称黄河断流!

网络上,伴随着高温和干旱,一些网友开始热议另一个话题:有网络平台消息指出,2024年6月16日,在山东大旱下,黄河断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从专业的气象和水文数据分析来看,尽管目前河南和山东确实遭遇了严重的高温干旱,但黄河断流的说法并不属实——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其流域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北方。虽然今年的高温干旱确实影响了黄河流域的降水量,但黄河并未断流。从黄河流域的水文监测数据上看,距离黄河入海口不远的山东东营利津站,虽然受到干旱影响利津段水位和流量大降,但还尚未到断流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自然断流指黄河最下游一个水文站利津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不足1立方米/秒。断流始于1972年,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从2000年开始,黄河断流现象停止,这么来看,利津站还未到断流的程度,卫星观测数据上看,目前黄河下游利津附近依然检测到有稳定的水流量。实际上,黄河流域的干旱状况一直以来受到严格监控,水利部门也在积极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流量将增大

针对黄河目前的流量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通过调度上游的水库,尤其是小浪底水库的水流下泄量,黄河中下游的水量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小浪底水库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水利工程,其调控能力对于保障黄河流域的水量平衡至关重要。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加大上游水库的放水量,能够有效缓解下游的水资源紧张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网络上关于“黄河断流”的说法,大家要保持冷静。实际情况是,虽然干旱给黄河流域带来了挑战,但黄河的水流依然在继续,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科学的调度,保障了黄河的正常流量。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上游水库继续加大放水量,黄河中下游的水量还将进一步增大,这无疑会为干旱地区带来一些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我们也要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天气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大家需要保持科学的态度,依靠专业的数据和分析,积极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