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8年的一天,我军在高桥镇附近的树林里,抓捕一名手上带有四五个金戒指,身上藏着30根金条准备出城跑路的农村妇女,仔细盘问后得知她是,蒋军高官锦州指挥官范汉杰的姨太太,那她为何要自己逃跑呢?范汉杰又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困兽之斗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攻击,攻破义县的同时肃清了锦州外围之敌。

蒋军锦州指挥官范汉杰向上级汇报锦州战事:“经兵团司令官会议,一致决定将锦州驻军撤到锦西,与关内部队会师,然后两个部队北上汇合沈阳部队与敌军决战。

锦州的战事惊动了委员长,调派华北和沈阳组成东西两路兵团共计20多个师,企图夹击我军正在攻击锦州的部队。

无奈远水解救不了近渴,锦州城内范汉杰的十万军队被我军死死的围在城内,没有半点活动的余地,救援物资也只能靠空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此事的卫立煌回复:“为了避免引起全局动荡,你们必须坚守锦州,等待援军汇支援。”

范汉杰无奈只好放弃撤军计划,继续坚守锦州,一边撤退一边做困兽之斗。

10月13日上午,我军全线向范汉杰坚守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13日下午,我军快速占领锦州第一第二线阵地。

一再兵败后撤的范汉杰一直电报催促,赶来的支援锦州的部队何时到达,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部队正在火速赶往锦州。

事实上,“东进兵团”被我军伏击在塔山停滞不前,“西进兵团”到达黑山之前已经遭遇我军伏击,两支救援部队伤亡惨重,根本不能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保锦州,委员长曾亲临喊话,如果24小时内蒋军还没有攻下塔山,他们就要掉脑袋。

塔山不是很大,但却是援助锦州的必经之路,守住塔山,算是我军守住国军部队,实现关门打狗战略意图。

守住塔山之前,林彪司令员也曾说过,守住塔山就是胜利一半!

10月10号到15号,塔山伏击战战火就没断过,锦州援军部队被我军死死堵在塔山上半点动弹不得。

与此同时,我军对锦州开始发动总攻,因为援军迟迟没有支援,受伤惨重的锦州蒋军战士士气日渐低落,不断转移阵地依旧遭到我军炮火猛烈攻击,死伤无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弃城突围

10月14日,眼见大势已去的范汉杰在锦州警备司令卢俊泉所在的指挥所召开紧急会议。

“援军迟迟不到,锦州是守不住了,我们应该想办法突围出去。”

但是士兵伤亡惨重,如何突围呢?

“10万多大军伤亡惨重,我手里的第18师目前人数较为完整。”盘点完军队的卢俊泉说。

“那就选18师吧,突围最好选在晚上。”范汉杰郑重的说到

蒋军锦州指挥所最后一次会议结束,所有人回去各自准备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黄昏时候,警备司令卢俊泉带着侦察连40人,锦州指挥官范汉杰带着姨太太和参谋长李汝等十几个人赶在后面。

这一路上枪炮声持续不断,听得范汉杰内心紧张慌乱,只希望赶紧在天黑千逃出城去。

他们从地下室穿过沿着战壕向东南方向逃跑,爬土墙穿铁丝网,跑到小凌河边。

“太好了!范主任我们总算是出城了,我们抓紧行动马上渡河,渡河之后大家分开走,这样不容易被发现。”卢浚泉激动的说。

害怕被发现的范汉杰说道:“所有人都把武器扔到河里,称呼也要改一下。”

众人刚把武器扔到河里,就听见不远处传来枪响,吓得众人赶紧下水加速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州被俘

到达南山山脚下的众人四散逃跑,卢俊泉带着四五个人向西跑去,回头见没有范汉杰,就派人却找,但是都没找到。

范汉杰带着几个人一路向东跑去,碰到一个村庄想休息下,也不敢贸然走进去,一晚上几个人走走停停,快到天亮的时候看到一窝棚,见四处无人才进去短暂休息。

与此同时锦州城已经被我军东北野战军占领,城内没有大规模的拼杀,偶尔会有不主动投降的将军士兵开枪抵抗。

跑了一宿的范汉杰早已筋疲力尽,他不知道该往哪继续逃跑,听到有飞机的声音,抬头看到飞机拉着烟雾打圈几次之后直接往锦西方向飞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肯定是委员长为我们指出逃跑方向,可是我们没有交通工具,一路上又都是东北军重重关口,如何逃得出去啊?”范汉杰越想越丧气,但是为了逃命只能向西走着。

路上遇到一个农民,范汉杰想到打扮成农民的样子可以方便出城,由于身上没有零钱纸币,就拿出一根金条跟老农换了一件破袍子和一个黑粘帽。

破袍子短小与范汉杰大高个一点也不相配,穿上之后行动处处受限制显得很是滑稽,但是范汉杰顾不上这些了,他边走边想着怎样通过管卡逃出城。

眼看快要到关卡了,范汉杰转身对姨太太说:“人多眼杂,咱们几个分开走,你跟侍卫先走他会保护你的,到了北平之后,先找傅作义安顿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姨太太一听就吓哭了,说:“别,别丢下我,我们要走一起走,生死不分开。”

眼看姨太太不听劝,哭哭啼啼就是不肯,没办法的范汉杰边哄边拿出30个金条说:“这30跟金条给你带着,听话,等你到了北平,我再给你60个金条,保命绝对是够了的。”说了半天好话,姨太太这才勉强答应了。

其实,范汉杰这样安排,就是想让他们先给自己探探路,如果不幸被抓了,自己就随机应变再想怎么逃出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姨太太和士兵就到了塔山附近的高桥镇,侍卫看见远处有东北军检查站,就让姨太太在小树林里等一会儿,自己先去探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检查站他说:“我是蒋军第六兵团的伙夫,现在让我回家,请你们放行。”

检查站士兵看这人穿着一身蒋军军服,根本不像伙夫,就问了几个问题。

侍卫的回答磕磕巴巴驴唇不对马嘴,当问到我军是否给他发路费时,侍卫直接拿出两根金条。

这金条一拿出来,我军就知道这“伙夫”来头可不小。

随即控制盘问下,侍卫老师如实交代了自己是范汉杰的随身侍卫,与自己同行的还有范汉杰的姨太太在小树林里。

侍卫带着我军到了小树林找到了姨太太,身着农村妇女的衣服,手上还带着四五个金戒指。

看见我军过来,姨太太直接吓哭委屈起来:“范汉杰把我丢下,自己逃命去了。”

“范汉杰现在在哪里?”

“我们分开走的,我也不知道。”随即我军战士发布抓捕范汉杰公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范汉杰带着两个卫兵在山间小路一直向西走,几个人又累又饿,走到路边看到田地里有萝卜,直接拔起萝卜就吃。

等他们刚走到西海口和高桥到锦州的公路时,不巧遇到我军战士。

“干什么的?”战士看到几个人鬼鬼祟祟的大声问到。

侍卫回到:“我们是逃难的长官。”

战士走过来盯着范汉杰问到:“你是干什么的!”

范汉杰明显是被吓到了,想了半天小声说道:“我是钟表店一个记账的,逃难出来的,准备回老家的。”

战士看着范汉杰的一口广东话,衣服破旧也不合体,觉得他们很是可疑,三人被带到审讯室。

盘问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三人说的含糊其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审讯员发现范汉杰手上受了伤,叫来卫生员给他擦药,范汉杰脱口而出:“擦酒精吧,要不然会破伤风的。”

此话一出,身边的人都愣住了,一个普通农民怎么会在意这点小伤,还会懂得破伤风这种医学常识呢。

后来,审讯人员一直都没有再问过范汉杰的真是身份,只是不断的告诉他们我军对待俘虏的政策。

这天,一个侍卫要求见审讯人员,告诉他自己是锦州指挥官范汉杰的侍卫副官,三人中一个身穿农民衣服的就是范汉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范汉杰的身份暴露了,他说道:“你们都知道了,那就枪毙我吧,在这里是死,回到委员长那也一样要死,反正没有出路了。”

另一边逃跑的卢俊泉、李汝等人也被我军抓获。

范汉杰带领的这批突围部队,兜兜转转最后都成了我军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十一年,骨灰埋两岸

范汉杰先是被送往佳木斯,后来转到哈尔滨,抚顺等地关押。

在1956年,范汉杰与王耀武,李先洲,廖耀湘等人被转往北京功德林监狱,在这里过度了4年改造生活。

1959年,由中央决定发布特赦令,特赦一批改造好的战犯。

得知此事的范汉杰非常激动,自认为自己这10年改造表现不错,相信自己肯定会被特赦,但第一次没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第一次特赦名单是有范汉杰的。

但是因为在十九路军的问题上,很多民主人士偶认为是范汉杰出卖了十九路军,导致“福建失败”,因此,不同意特赦他。

对此,范汉杰大喊冤枉,“一开始我就不赞成十九路军在福建建立政府。蔡廷锴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就仓促起事,失败是必然的,凭什么要我来负责。”

但是不管怎么说,第一批特赦,没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第二年11月,范汉杰被中央第二批特赦,此后被安排在去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工作,负责审阅军事文史资料。

1976年1月16日,范汉杰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结语

虽然范汉杰的子女众多,但是都在海外,去世时没有子女在身边,去世后被安排在八宝山公墓。

几年之后,范汉杰的儿子范大胜代表全家,在相关部门安排下,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取走了父亲一半的骨灰带回台湾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