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利的潮水退去,越来越多的大卖也被淘汰出局。

裁员、破产、关店的戏码在跨境圈从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轮番上演,涉及的也多是头部老牌大卖,而这一次,Shoes for Crews的破产着实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意外。

亚马逊鞋类头部大卖Shoes for Crews申请破产

近日,亚马逊鞋类大牌Shoes for Crews向美国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破产协议,Shoes for Crews签订跟踪资产购买协议出售该业务,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出售过程。同时签署协议,获得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300万美元,以保持公司在破产流程期间继续运作。

作为美国防滑鞋的开创者,Shoes for Crews成立于1984年。创立40多年来,Shoes for Crews一直致力于防滑鞋的研制,是亚马逊、沃尔玛等平台上防滑鞋类目的头部卖家。以亚马逊为例,黑色防滑鞋相当畅销,产品价格多在50-70美金之间,热门单品评论多在2000以上,甚至上万个。

不仅如此,Shoes for Crews与New Balance、Puma等大牌也有合作,但如今却走上了破产保护的路子,其中掺杂多重因素。

债务问题无疑是最严重的一环,据统计,Shoes for Crews有5亿到10亿美元的债务,其中,前十大债权人的债务总计超过了2050万美元。深究其申请破文件,可以发现Shoes for Crews的覆灭与其物流债务离不开干系。

仅货运和物流商的债务就占据了公司总债务的41%,约为1000万美元,可以说物流债务是压死Shoes for Crews的最大“助力”。细分到公司来看,Shoes for Crews最大的债权人是达飞旗下的Ceva Logistics,被拖欠820万美元;马士基旗下的Vandegrift位列第四大债权人,被拖欠了150万美元。

除此之外,Shoes for Crews的债权人还不乏VCW Logistics、Purolator、联邦快递等知名物流运营商。一定程度上说明,物流链条成本占比的高昂,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和风险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头顶光环、冲到头部的大卖却频频出事,这样的案例并不少,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Shoes for Crews,还有近期面临危机的鞋类企业Allbirds。

3年赔掉3亿美元,Allbirds濒临退市

品牌诞生之日就以标志性羊毛运动鞋出圈的Allbirds,曾一度被视为硅谷精英的标配,其独特、环保的设计理念备受高端人士的青睐,如苹果CEO库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

超高的前奏起点也让Allbirds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成立五年后,也就是2021年,Allbirds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首日股价高达28.89美元/股,市值超出此前估值1倍有余,高达41.35亿美元,备受瞩目。

但这一切在其上市后发生了转变,公司开始连年亏损,由2021年的亏损0.45亿美元,到2023年的亏损1.5亿美元。与Allbirds同期出圈的昂跑、HOKA在2022年的营收增幅也均在55%以上,唯有Allbirds净亏损超过1亿美元。

为此,Allbirds开始尝试战略转型,改进产品进军专业运动鞋、向分销商模式转型、进军亚马逊等平台,希望借此实现扭亏为盈,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任重道远。亚马逊上,其布局处于起步阶段,单品月销多为50+,评论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虽然被评为“这个世界上最舒服的鞋子”,但据消费者的反馈来看,Allbirds穿起来并不舒服,羊毛材质的运动鞋透气功能差,臭味大;而网眼布面鞋子则由于太薄还经常会出现大拇指把鞋面顶破的场面,让人尴尬不已。

同期,公司股价便开始一路下滑模式,2023年底前,Allbirds市值下跌到仅剩1.5亿美元。4月10日更是触及每股0.6美元,市值仅为9000多万美元,对比上市首日的市值蒸发了将近98%。

业绩与股价双双下滑走低,Allbirds也因此受到了纳斯达克发出的通知,称Allbirds股价已经连续30天跌破每股1美元,如果Allbirds未能在6个月内实现连续10个工作日报收1美元以上的股价,将会面临退市风险。

有着新锐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起点,但却在商业的扩张途中逐渐落寞,Allbirds可谓是将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倒闭潮?多个美国知名企业倒下

很多时候,压死骆驼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美国目前企业大规模申请破产、濒临退市,甚至出售子公司或者业务的现状。

1980年成立的美国知名时尚零售商Express长期以服装产品为支柱,但在今年3月份被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近日,Express还向特拉华州破产法院提交了申请,同时将关闭超百家门店,仅保留在线渠道业务正常运营。

运动服装品牌Champion被母公司以1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该交易预计下半年完成。据悉,截至今年第一季度,Champion品牌销售额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下跌,母公司自身难保之下只得出售Champion以缓解目前困境。

同样的案例并不少,美国知名企业难以为继多选择破产来解。3月份,美国布料和工艺品零售商Joann百货申请破破产,原因是无法负担巨额的债务;4月份,美国折扣零售商“99美分商店”申请破产,关闭超300家连锁店,这都是血淋淋的企业倒下现实。

美国零售巨头经历艰难时期,成功抗住的留有一线生机,但就整体来看,扛不住的巨头占据大多数。截至去年11月份,美国申请破产的企业高达591家,创下了2020年以来美国企业破产申请量的新高。

这其中不乏深耕市场多年的巨头,拥有50年历史的美国家居零售商Bed Bath&Beyond、国民级折扣家居品牌Tuesday Morning等。美国高通胀漩涡中,零售巨头倒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如今不稳定的消费背景下,这股寒气仍在蔓延,下一个被击破的又会是哪一个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