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以色列遭到黎巴嫩火箭弹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以色列遭到黎巴嫩火箭弹袭

本期话题,真主党倾泻百枚火箭弹对以色列实行复仇,伊拉克民兵也卷入中东大战,以军惨遭群殴。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黎以边界的局势一直紧张。在最近几天,这种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由于一名真主党高级指挥官在以军袭击中丧生,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力量对以色列进行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11日,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地区发动袭击时,造成真主党的一名高级指挥官死亡。据悉,该指挥官是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真主党损失的“最重要的”武装人员。在其葬礼上,真主党表示将增加对以色列的袭击数量和频率。

12日,以色列军方表示,当天有约160枚火箭弹从黎巴嫩方向向以色列北部发射。这些火箭弹中,多数被以色列的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但仍有一些未能被拦截,导致多地发生火灾。而黎巴嫩真主党宣称,他们对这一系列火箭弹袭击负责。紧接着,在13日,黎巴嫩真主党又宣布发射了150多枚火箭弹和30架自杀式无人机,对以色列方面的10个目标进行了袭击。

图为以色列袭击黎巴嫩导致的火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以色列袭击黎巴嫩导致的火灾

15日,真主党继续对以色列北部的军事设施进行攻击。在梅隆山地区,真主党武装使用制导武器对以军阵地进行了打击,同时,还向另一个以色列军事基地发射了攻击型无人机。

据统计,在过去的250天内,真主党对以色列发动了至少2125次袭击,摧毁了以色列122个指挥中心,10个铁穹系统。在同一时间,伊拉克民兵组织也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攻击。伊拉克民兵组织宣布,他们在凌晨时分对以色列最大的港口海法港,发动了巡航导弹袭击。早前,胡塞武装也使用名为“巴勒斯坦”的自制导弹,对以色列红海城市发动袭击,并成功击中目标。

多支武装袭击以色列,给以色列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让局势变得更加混乱。而现在的中东,就像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以色列的“敌人”越聚越多。不少人认为,这次真主党和伊拉克民兵组织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袭击,或许会引发中东地区全面冲突。但从目前来看,中东大规模混战的可能不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为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袭击

首先,以色列没有足够的把握获得胜利。就真主党来说,军事实力显著,总兵力超过十万,装备有防空、岸舰导弹和多管火箭炮等先进武器。他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勇敢且善战。真主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地道网络,这为他们提供了灵活机动的战术空间,既能躲避攻击,也能突然发起袭击。

真主党与叙利亚地理相邻,能够得到伊朗的持续军事支持。在过去的冲突中,真主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战斗能力,特别是在对抗以色列军队时表现出色。因此,如果以色列与真主党发生地面战争,真主党将能够利用其军事实力和战术优势,对以色列国防军构成持续的消耗和挑战。

其次,当前的国际形势不利于以色列全面投入中东混战。在最近的巴以冲突中,中东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强。同时,“抵抗之弧”以及其他反对以色列的势力在对抗以色列的立场上变得更加坚定,他们的军事手段也更加多样化。这导致了以色列在国内遭受的袭击数量和强度都有了明显的增加,这使得以色列的国内安全状况变得更加复杂和紧迫。

图为伊朗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伊朗军队

最后,一旦以色列遭到围攻将难以迅速撤离,这对于国土狭小、资源有限的以色列来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以色列之前多次明确表示,消除哈马斯是其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如果不对拉法采取行动,就无法达成这一目标,使得以色列陷入一种困境。然而,如果以色列陷入中东混战,这会导致以色列及其盟友“抵抗轴心”更为激烈的回应,同时也可能引发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

事实上,中东混战爆发,以色列也没有完全地把握可以取得优势,哈马斯、伊朗、胡塞武装、真主党、伊拉克民兵组织等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如果发生大规模混战以色列所面临的压力是多方位的。并且,以色列目前并未能彻底击败哈马斯,哈马斯仍在对以色列进行攻击。若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发生大规模冲突,以色列将面临来自多方的夹击,其取胜机会微乎其微。

更何况以色列国内分裂形势严峻,6月9日,以色列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退出战时内阁,这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构成了重大挑战。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表达了希望甘茨能够继续担任职务的愿望,他提出,以色列目前面临着多个战线上的严峻挑战。

图为以色列内阁成员甘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以色列内阁成员甘茨

以色列已经将局部冲突扩大为区域冲突,这一行为引发了中东地区多个国家的联合反应,这些国家组成了一个对抗以色列的联盟。这个联盟包括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拉克什叶派武装等,以方已经进入了一个多线战争的状态。

如何破局对内塔尼亚胡来说至关重要,在保证自身政治生命的同时,还要应对中东一些国家的围攻。内塔尼亚胡目前处于一个棘手的局面。如果他选择采取强硬措施,可能会导致更大规模的冲突,使以色列陷入战争的困境;然而,如果他选择妥协,这将显得软弱,可能会损害以色列的国际声誉,同时也可能助长国内反对派的态度。

图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多行不义必自毙”,以色列在中东局势不容乐观,腹背受敌,多方势力的虎视眈眈带来了局势恶化。希望多方可以重归理性,寻找到真正的和平解决方案。这需要各方政治人物和国家放下利益和偏见,采用谈判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对立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