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央军委负责人杨尚昆收到了一部名叫《陈赓蒙难》的影片,当时他很受感慨,于是提出了拍摄三大战役的建议。

这个话题一出,中央领导人也开始讨论这一话题,其实从1949年开始,中央就曾经想要拍三大战役的影片,但由于当年百废待兴,所以有心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多年,中央也的确是要圆一下当年的梦了,因此在1985年12月,中央主要领导人开始正式讨论“三大战役”的拍摄。

很快解放军总政文化部接到了指示,在征询了八一厂的意见后,回复了中央军委。杨尚昆当即表示:拍摄任务请总政和八一厂的负责同志研究落实。

1986年,《大决战》剧本创作组正式成立这部时隔多年的大作即将开拍。

由于是大制作,所以制片人和导演对此都十分谨慎,经过整整两年的寻找,影片中的大多数角色扮演者基本上已经敲定,但有一个角色却迟迟未定,这个角色就是林彪的扮演者。

在那个年代,林彪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电影的创作者很难注意关于林彪影视创作的分寸,连导演都很难把握,那自然对于这一角色的演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众人苦恼之际,《平津战役》的副导演王力民收到了两位熟人的推荐,这两人都推荐了同一个人,那就是鸡西市话剧团的马绍信

当时,王力民还处在犹豫中,于是又去拜访了另一位黑龙江艺校的朋友,结果此人再一次推荐马绍信。

常言道,事不过三,连续三人推荐同一人,那么毫无疑问,此人必然有独特之处。

抱着试一下的心态,王力民拜托朋友给马绍信写了一封信,让他寄照片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来。

对此我们不由得好奇,马绍信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凭什么能够被这么多人推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马绍信此人也不是一般人,他16岁考进哈尔滨话剧院,后来恰逢鸡西矿务局歌舞团来到省城,热血的马绍信当即就离开了哈尔滨,去了鸡西当话剧演员。

在之后的日子里,马绍信刻苦学习,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天分,在鸡西成为了知名的话剧演员。

不过有意思的是,马绍信虽然小有名气,而且本人认真负责,可是他一直不温不火。一直到他50多岁的时候,他还是平淡如水。

但就是这么一个平淡如水的人,没有人否认他的演技和刻苦,所以当选林彪角色的时候,当时众人都选择推荐他。

那么对于马绍信而言,他又是如何看待这次选择的呢?根据采访,马绍信自己感慨道:说起来纯属偶然。当时的他十分激动,连忙找出了几张认为最周正的照片,心怀忐忑地寄给了八一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幸的是,一周的时间他就收到了回复,王力民邀请他来试镜。马绍信很珍惜这次尝试,他努力地表演好了几个小品,当场就赢得了导演的认可。

不过,当时的选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马绍信原本被预定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角色,而且杨光远对他扮演林彪的角色不怎么看好。

中间耽搁了几个月的时间,但庆幸的是,半年以后,八一厂还是给他准确回复:角色已定,如能脱身,速来报到。

就这样,大半辈子不温不火的马绍信,突然之间就获得了演林彪的戏份,而他的演艺生涯由此迎来大转折。然而,虽然拿定了角色,可是正如这部作品的负责人所说:影片之挑战,关键在于林彪演绎之难。

曾经有人后来专门采访了马绍信,当人们询问当初演绎林彪的往事时,马绍信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表示:当时还真有些不好办。因为林彪的表演基调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自信心和指挥欲很强。如何通过表演一个沉默不好动的人,来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贴合历史背景,这无疑是很困难的。

所以当时的马绍信一上镜头就感觉手脚被绑住似的,一点都放不开,而且精神一度处于痛苦和紧张中。

为了表演好,马绍信之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频繁出入资料是档案馆,甚至还去拜访当初的老人。纷繁复杂的回忆录,浩如烟海的四野来往电报,马绍信挨个仔细阅读,甚至很多都能做到背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林彪的秘书,林彪的女儿,以及东北野战军作战科科长,副科长,保卫部长等人的帮助下,马绍信终于形成了对于林彪的基本认知。所以他每天都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中,然后反复琢磨角色的内心,一言一行试图融合对方。

但即使如此,马绍信也一度感觉到崩溃,因为这个角色有着鲜明的上下界限。

不过庆幸的是他得到了林彪的女儿林立衡的帮助,在对方的鼓舞下,在不断地访问和学习中,马绍信终于走过了艰难时刻,逐渐形成了对林彪角色的掌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