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特赦1959》首次再现了战犯改造这个重大历史题材。剧中既刻画了杜聿明、黄维等真实历史人物,也塑造了叶立三、陈瑞章等一些虚构的战犯。

这其中以陈瑞章这个角色最难与原型对上号,综合判断后,以第25军军长陈士章的相似度最高。

在功德林管理所,绝大多数战犯都能改过自新,特赦后,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而陈士章却是消极改造。

1975年,他才作为最后一批特赦者获释。没想到,蒋介石比他这个不肯死的黄埔生还不地道,拒绝了他回台湾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开了2次追悼会的战犯

国民党军队虽然是解放军手下败将,许多人成为了阶下囚,但昔日也是将星如云,陈士章在其中并不起眼。不过,他曾经当过两次“烈士”,还曾被自己人俘虏过。也算是独具一格。

陈士章1902年出生于河北赵县,少年时在镇上当学徒谋生,不过他志存高远,得知国民革命军成立后,远赴广州从军。黄埔军校第五期开班时,得益于优秀的军事素质和业余时的文化学习,陈士章顺利地成为一名黄埔生。

与郑庭笈、邱行湘等大多数同学毕业后急于从军不同,陈士章选择了继续深造,他参加了军官研究班、中央训练团等多个机构受训,以积攒人脉和学识,称得上是“文武双全”。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陈士章的专业证书也是最多的,后来人称“证书将军”,是褒是贬就不得而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陈士章确实掌握了些真本事,打起仗来也不含糊。经过多年的历练,到抗战爆发时,陈士章已经成为国民党“忠勇师”190师的上校团长。1938年7月22日,在武汉会战中,陈士章奉命坚守高陇陈村阵地。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陈士章充分利用地形构筑工事,沉着指挥队伍,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激战三天三夜,阵地岿然不动。陈士章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只胳膊,获得了“独臂将军”的美誉。

陈士章战后升任25军40师师长。

虽然陈士章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不错的战斗力,可是面对解放军时却现出了原形。如果不是跑得快和运气好,早就为“党国”尽忠了。1948年,黄百韬升任第7兵团司令,陈士章接任25军中将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百韬并非黄埔嫡系,第7兵团所属的5个军中,其余四个都是杂牌军,只有25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能与张灵甫的74军并称四大王牌部队。

黄百韬将看家底的25军交给陈士章,可见陈士章并非酒囊饭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了淮海战役,七个纵队首先拿黄百韬兵团开刀,三天后,黄百韬兵团就被我军压缩在邳州碾庄地区。

17日,敌军已经被解放军分割包围,第44军和第100军全军覆没,第25军也是弹尽粮绝。22日下午,眼见突围无望,黄百韬在大骂黄埔系见死不救后饮弹自尽。

陈士章却远没有黄百韬那般硬气,他早在几天前就做好了盘算,在解放军即将发起总攻,开始收网的间隙,陈士章就化装成农民逃跑了。他穿上几天前从村民手中弄来的全套行头,挎着一个破布包,加入了外撤的难民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士章农村出身,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加上他孤身一人出逃,除了干粮之外,没有带任何身外之物,因此成功地通过了解放军关卡的盘查,侥幸逃出了包围圈。陈士章一路东躲西藏,好不容易到了国民党第八军的防区。

不料,当他表明自己的身份时,被宪兵当作解放军奸细抓了起来。幸亏军长周开成与陈士章是老相识,才解除了误会。

陈士章回到家中,看到家人正设立灵堂供人祭拜。原来第63军刚在窑湾地区被全歼,就连蒋介石都误以为是陈士章“杀身成仁”,已经安排政府优待“陈士章烈士”家属了。

陈士章的死里逃生,给家人带来了惊喜。可是,他撇下老上司黄百韬独自跑路,就有些不地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手中可用之人已经不多了,听完陈士章回南京的汇报后,蒋介石难得没有怪罪陈士章,反而让他去福建布防,仍然担任25军的军长。

陈士章此时已经认定国民党大势已去,他没有着急将功赎罪,组建部队,而是先把家人送到了对岸的台湾岛。

陈士章对形势的判断还是很准的,1949年8月,解放军三野10兵团发起了解放福建战役,国民党兵败如山倒。

而陈士章也是早有准备,他故伎重演,再次化装朝厦门逃跑,不料还没等他找到去台湾的船只,厦门就解放了。这一次陈士章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国民党方面一直没能得知陈士章的下落,就再次把他当成了“烈士”。蒋介石还下令给陈士章在圆山忠烈祠内立了个牌位,他第二次享受到了被开追悼会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特赦后露出真面目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战犯的处理问题就提上了日程。毛主席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出了“不审不判不杀、先组织劳动改造和政治学习……以观后效”的方针。

公安部迅速在各地成立了战犯管理所,并将那些少将级别以上的国民党战犯集中到位于北京德胜门外的功德林管理所,进行统一改造。

管理所中关押的战犯统一称呼为“学员”。相对于杜聿明、康泽、王耀武等大名鼎鼎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陈士章在学员算不上是“大鱼”,但是在《特赦1959》电视剧中却对他着墨不少。

沈醉也在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他,这一方面是因为陈士章是这里唯一有过“两次漏网”经历的战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改造中的表现也是独树一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士章刚进功德林时,每天都是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的,他自知在“皖南事变”中罪孽深重。

作为蒋介石的得力干将,陈士章所在的40师在袭击新四军的战斗中十分卖力,给新四军造成了包括叶挺等人被俘的重大损失,因此成为阶下囚后,他十分担心遭到共产党的清算。

鉴于此,陈士章采取了“中间人”的立场,他尽量将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夹起尾巴低调行事,既不冲到前面,也不正面顽抗,尽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通过隐忍的方式达到保命的目的。

对于管理所组织的谈心交流和政治学习,陈士章也是阳奉阴违,既不抵抗,也不合作,骨子里还是抗拒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长,陈士章发现共产党并没有要杀头的意思,心里的担忧开始减少了许多。

可是他仍然没有回到积极改造的道路上来,开始整天思念起台湾的亲人来,每逢节日,他情到深处,经常痛哭出声,这种儿女情长,在一帮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犯中显得格格不入。

陈士章患有小肠疝气,在一次劳动中,他突然放下工具,蹲下身子大叫起来:“我的肠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