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子紧巴的时候,所有人都想着开源节流。

这不,最近几条新闻让不少搞企业的战战兢兢。

先是维维股份原旗下的子公司枝江酒业收到枝江税务分局的通知,要求补交30年前税款,共计8500万。

四舍五入,差不多一个亿。

我查了下财报,发现维维股份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2.09亿元。

8000多万的补税,还好,不至于伤筋动骨,无非是股价随后跌了7、8个点,市值蒸发了2、3个亿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另一家宁波的企业——博汇化工就刚猛了。

作为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的“未来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博汇这些年一直过得不好。

尽管去年营收27亿多,但算了算利润,还亏了2个亿。

去年6月,税务总局说要对重芳烃征收消费税,博汇化工就顺势“升级了”生产线,开始生产重芳烃衍生品。

但到了今年3月份,他们还是收到了当地税务局的通知,要求补税5亿元。

哥们懵了,问怎么要补那么多,税务给出的理由是:

你们的这个重芳烃衍生品也是重芳烃,要收税。

但博汇化工坚持认为,衍生品是衍生品,产品,形态、外观、成分和重芳烃差距很大,不应该收,两者各执一词,但明显胳膊拧不过大腿。

算了算账,一吨产品售价才4000块,这税就要收到2152,我还产个球。

于是博汇化工干脆公告:

6月12日起,要对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进行停产。

等于是昭告天下:我死给你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新闻一出,很快引起了网友的讨论,而后就有有媒体总结:

近一年来,已经有多家大型企业要求补税。

湖南岳阳有个开发商被追查20年,要求补缴1.78亿,同时罚款4.16亿,杭州有家服装厂,则是倒查10年,追缴补税罚款3.6亿。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被要求补缴税费,包括顺灏股份、北大医药、藏格矿业、华林证券、联建光电等等。

坊间不少人认为,这是土地财政不灵了,再加上季度末马上就要向项目承包商付款,所以就……

这种说法我不敢认同,也不敢不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年初就有很多地方税务发文,要求“强化税收征管,确保颗粒归仓、应收尽收”。

从法律的角度上讲,无可厚非。

我之前就提醒过,中国不少民营企业的裤裆里都藏着一颗雷——只要税务部门严格执法,几乎一查一个准。

这其实是一种默契,国家当然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但很多时候,小老板的暴富,企业的扩张,依法纳税之间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如果企业事事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劳动法、税务法,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暴富的。

你比方说玻璃大王曹德旺,吐槽许家印割蔬菜那叫一个霸气,但对自家的工人,他也是毫不含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会影响劳动效率和企业效益,我坚决不接受美国的工会制度。”

纪录片《美国工厂》就如实还原了福耀玻璃中美两厂的差距:

福建工厂一周工作六天是常态,而美国工厂里的中国主管则是苦恼,无法让美国工人周六来加班。

而如果以时薪计算,中国工厂的人工成本是2.28美元,美国工厂为其10倍以上,为23.93美元。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要远远低于美国。

有时候,竞争力优势就是那么来的。

2008年,通用汽车关闭岱顿工厂的2008年,美国媒体分析的原因就是:通用汽车工人的薪资太高了,以至于竞争力下降。

曹德旺称,如果美国还强制要有工会的话,他干脆就把工厂解散,甚至一次性损失或少赚十亿百亿也没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税收也是这个道理,很多企业的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有着天壤之别。

在某个历史期间,为了扶持民营企业加速成长,税务部门还是宽宏大量的。

说白了,有些税就是该交的,只不过之前没收。

但现在日子不一样了,税务部门如果要“正常履行职责”,那也无可厚非。

毕竟过去企业小会计申报的那些“聪明账簿”,在现代税务部门的大数据的分析下,已经显得拙劣不堪。

而且和美国税务部门相比,中国税务部门更人性化,还给你“辅导”,还能协商协商。

美国则是主打一个战狼精神:

“欠税款者,虽久必讨,偷税款者,虽远必诛”。

03

但话又说回来了,中国毕竟发展起步晚,很多基础没有别人牢固。

历史问题,也要用历史角度去看待。

如果这个时候大规模、大面积地倒查税款,很多企业难免会瑟瑟发抖。

可能不少老板就和博汇化工一样,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再加上一些新闻的渲染,气氛就会变得紧张,引起内资出逃,间接给美国“递了刀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家财政不好过,民间也难呐。

过紧日子,也要讲究同舟共济,越是缺钱,越要营造宽松友好的营商环境,越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历史性问题,给予宽容。

既然能免去国外那么多小兄弟的债务,为何不能对自己人也好点呢?

毕竟一个企业的背后,也是无数张吃饭的口,也是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所以我有两个建设性的建议:

一:对于一些承担大量就业,相对善待员工的企业,要给予理解和帮助,得放过时且放过。

百年变局,更要保存经济有生力量。

二:实在要“依法办事”,也要做到“赏罚两面”,发出打击偷税漏税消息的同时,也要释放奖励积极纳税企业的新闻,做到信息对冲,有罚有赏。

这样不仅能够安抚人心,消除误解,也能彰显法治公平,为企业今后的纳税工作,指明方向。

越是矛盾突出的时候,越是要讲和谐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