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和平峰会的发起动机、内容、性质与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有本质不同,所谓历史的分水岭,再造世界新秩序,”进入文明新时代的标志”完全不了解这场会议上的空想和误读,不过侧面反映了部分国人对国际力量分化的一种焦虑。

俄乌双方由于彼此之间太不信任,双方的安全感都是建立在绝对蹂服对方的基础上,不达到这个目的,就会有绝对的不安全感。这种形势下,俄乌双方无法达成和解,以何种方式结束战争,最终是由双方的军事成绩说了算。

(一)

瑞士和平峰会昨日闭幕。国内对此有两种失真的看法。

一种是极力贬低这次和平峰会的意义。说这次会议只不过是美国纠结的一帮追随者的自娱自乐的会议,“一场闹剧”,乌克兰问题怎么解决,还是最终普京说了算,以下这幅对峰会合影的恶搞或戏谑图,可以生动表达他们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个会议纵然得到美国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但并不是美国发起的,而是 瑞士联邦政府应泽连斯基邀请发起的。今年1月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泽连斯基进行了穿梭外交,并且借此机会召开了乌克兰问题第三次和平会议,会后泽连斯基进一步邀请瑞士利用其中立国地位,发起一次参与范围更广的和平峰会,让国际上为解决乌克兰冲突问题形成共识。

所以,很多国际活动要正确区分主客。不可能事事都说这是美国的阴谋、美国操纵的,这根本上否定了人类这个群体的能动性,否定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美国本身也是受邀请方之一,是客人,所以美国只派了个副总统参加,合影时这位美国代表只能站在第二排,如果是美国操纵的一场会议,美国代表理应站C位。

再者,这场会议虽然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路线图以及提出约束性措施,但是仍旧表明了这个世界大多数人对俄乌冲突的态度,那就是支持乌克兰主权、领土的完整,反对核讹诈和践踏占领区的人权,道义和人心总体看在乌克兰一边。这次会议派出代表参加的国家人口占全球70%以上,GDP占全球80%以上,联合公报签署国家人口占全世界40%以上,GDP占比达到70%左右,他们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中掌握话语权,声明所要求的三点,俄罗斯不可能不会有所顾忌。

(二)

另一种在根本不了解这次会议性质的情况下,过于夸大这场会议的价值,以及中国不出席这场会议的损失。持有这种论者,大多数是出于对中国与世界脱钩的担忧,与西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这种焦虑情绪,反映在对这场会议的过分想象中。其观点如下:

1. 这是一场“文明大家庭”的聚会,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点”,不出席这次会议就意味着与文明分庭抗礼(现在很多人越来越喜欢开口就谈“文明”)。

2. 这次大会是代表人类的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诞生,将奠定新的未来世界秩序框架,成立一个全新的国际组织,取代已经无用的联合国,是21世纪的“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你不参会就是与未来世界秩序断绝关系,即布林肯所谓的“你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里”。

瑞士发起和平峰会,本质是想邀请世界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如何解决俄乌冲突,有鲜明的中立色彩。它不像北约或G7峰会那样是小圈子、具有明显针对性的会议,而是体现一种和平主义理想的,听取各方意见的碰头会。用瑞士最重要国际问题智库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主任Thomas Greminger(资深外交家,前欧安组织秘书长)的话说 “ 此次会议是不应该开成反俄罗斯联盟会议,这点很重要”。

瑞士在筹备会议期间,曾经数次希望邀请俄罗斯,但均被俄罗斯所拒绝,另外乌克兰以邀请俄罗斯就不参会为要挟,所以俄罗斯才没有参加。所以, 它的性质与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截然不同,压根就不是什么商量战后格局的会,分配胜利果实的会,战争现在还是胶着态势,谈战后格局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弄清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把国内的这些观点翻译给峰会的东道主瑞士总统阿姆赫德听,她肯定会很不同意:我们伟大的中立国瑞士怎么扮演起新冷战发起者的角色了?我们是和平的桥梁啊!

参会的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等,他们听了也会懵逼:我们何时说要成立一个新的世界组织,去取代联合国架构?这是一个人类划时代的会议,21世纪最重要会议,我们怎么没有感觉到啊?战争打多久,未来代价还需要多大,我们心里都没有底呢!

甚至网络上流传“中国拒绝出席雅尔塔会议,结果成为雅尔塔秩序中的猎物”这个历史故事,来影射现实。相信和热衷于传播这种观点的恐怕还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懒得去查一下史料,雅尔塔会议压根就不是邀请了中国,中国不参加,而是中国想参加而没有机会,丘吉尔、斯大林都竭力反对中国参会。雅尔塔会议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来宰割中国的,而不是因为中国抵制而受到宰割。

(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真实地看待瑞士峰会的几个核心问题呢?笔者观点如下。

第一, 瑞士和平峰会总体讲是雷声大、雨点小,形式大于内容,参与者众,而成果少,乌克兰及其盟友的目的显然没有达到。

总体来讲,乌克兰及其支持方的解决俄乌冲突的意图,体现在泽连斯基在2022年G20峰会上提出的“十点和平方案”,即:

俄方撤军并停止敌对行动,军事力量撤回2014年前的俄乌边界;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俄罗斯履行《联合国宪章》责任;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安全;释放所有乌克兰被俘人员及被驱逐出境人员;成立特别审裁法庭,追究俄罗斯的战争罪行;保护环境及防止生态灭绝;在欧洲-大西洋区域建立战后安全架构,保障乌克兰安全;俄乌双方就停战事宜签署官方文件。

我们看,泽连斯基十条在瑞士和平峰会上最终采纳的仅有三点,即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保障粮食安全,释放所有乌克兰被俘人员及被驱逐出境人员这三个人道主义部分。怎么止战停火,以及怎么建设和平机制,怎么处理战争责任这些乌克兰和盟友的核心诉求都没有涉及。

在最关键的会议公报中,也没有顺应乌克兰的要求使用“侵略”二字,而是用中性的“战争”来代替。所以,这再次表明,瑞士组织这个会不是为了谴责普京,如何制裁俄罗斯的,更多是表达人道主义关怀,本质是中立的和平主义理念。

第二,瑞士峰会暴露了西方内部,以及西方与中间世界之间的矛盾。

就西方秩序内部而言,美国总统拜登在意大利参加完G7峰会之后,并没有到近在咫尺的瑞士继续参会,而是掉头飞回美国参加加州的竞选活动。这说明,美国对于这样一个全体社员大会式的和平峰会的作用也是不看好的,也说明对于美国执政者来说,乌克兰问题也逐渐成为其烫手山芋,远远不如国内竞选重要。这一点让泽连斯基很失望,他公开抱怨道,拜登不来参会,那就是在亲自给普京鼓掌,而且还是起立鼓掌。

即便是参会的副总统哈里斯,也只不过是像匆匆走穴,帮个人场,呆了几个小时就匆匆离开,留下沙利文继续代表拜登参会。同样的还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会场时间不超过两个半小时,拍照发言后立即走入;德国总理朔尔茨也是只参加了第一天活动。

在国际社会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中间新兴力量,对这次峰会也并不积极,派出元首或政府首脑参会的,仍旧是西方体系传统成员,而中间世界往往只派部长级代表或观察员开会。在公报最终签署的时候,印度、巴西、印尼、沙特、印尼、墨西哥、南非等也拒绝签字。这些国家是美国再造世界秩序重点团结的对象,其人口约占全球三分之一,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希望之星,但是明显表现了与西方的不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看,乌克兰支持者以深蓝国家为主,浅蓝色的新兴世界国家则表现了摇摆,其余国家则是抵制这场峰会的)

尤其是印度,在俄乌战争中显然是更偏向俄罗斯一边,最近三年来,印俄贸易总额从120亿美元增加到661亿美元,俄罗斯一跃超过美国、日本等成为印度第二大进口伙伴,去年俄罗斯至少从印度获取了570亿美元的顺差,印度实质对俄罗斯做出了巨大的暗中支持。这次印度参会,只是派出外交部秘书长帕万这种低级别代表,并且帕万前不久刚刚从驻俄罗斯大使任上离职,属于亲俄派。印度远非国内一些人所说的“立场鲜明站在西方一边”,“站在文明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爆发后,俄印贸易额陡增)

所以,会后很多西方媒体评价说:泽连斯基会为他的穿梭外交场面做地如此巨大感到兴奋,但是更感到兴奋的是普京,他看到了西方的分歧,世界的分裂,看到了继续把战争延续下去的机会。

第三,中国为什么不参会?以及不参会会不会有什么重大损失?

中国不参加瑞士和平峰会,直接原因是认为如果希望和平解决冲突的话,关键方俄罗斯如果被排斥在会议之外,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中国的这种判断是对的,会上也有很多国家提出了类似观点。会议闭幕时,瑞士总统表示,乌克兰和平进程需要俄罗斯的参与,希望年底的第二次会议邀请俄方参加,大概乌克兰及其盟友也做出了妥协。

更深层的原因是, 中国实质在与西方竞争战争调停权,构建一个由中方牵头的,符合中国利益的战争解决方案。中国处理俄乌冲突的路线图,体现在去年2月24日外交部发表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以及今年5月底中国与巴西达成的“六点共识”上,后者如今已经得到45个国家的支持,或许年底除了第二次瑞士峰会,还会有一场中国发起的解决俄乌冲突的峰会。

因此,在如何评价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时,即便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界,也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俄乌战争恶化了中国的处境,导致西方更团结,而中国更孤立;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以上周《纽约时报》发表的评论《美国已经不是世界老大》为代表),俄乌冲突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其实增加了中国的话语权,双方都是明显有求于中国,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大的国际冲突中扮演了如此关键的角色,中国调停俄乌冲突成果无论多大,都可以视为中国国际问题话语权明显增加的一个标志。

正因为瑞士峰会是一场“务虚会”、“碰头会”,所以中国是否参与,对中国的国际处境影响并不大。一些人所说的,不参会就代表中国被排斥的新的世界秩序之外,完全是凭空杜撰,瑞士峰会不是在摆庆功宴或拜把兄弟,中国即使不在餐桌上,也不会在菜单里面。

不过笔者也认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应该尽量占据一个对中国完美有利的位置。 中国要避免站队,根据是非曲直做出独立自主的判断。中国与西方的解决方案即便是有分歧,也应该与西方的政治沟通框架保持适度的联系, 采取一种竞争加沟通的态势,以免未来造成大的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最后,笔者表达一下对全球性和平峰会的看法。笔者认为,全球性和平峰会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场大型民意测验,让我们清楚各种观点立场的力量对比到底几何。 但是世界上的任何冲突,都不可能是由几场全球首脑峰会解决的,往往是参与者越多,解决效力就越低。

所以,即便是追求政治解决,也应该是由极少数关联方之间的小范围谈判达成的,比如俄乌双方会谈,或者俄乌中欧美五方会谈

最关键的是,乌克兰的“十点和平方案”与普京的“七点和平建议”完全是相对的,一分一厘重合点都没有,二者拿到国际会议上,根本不会谈得拢。 (普京“七点和平建议”是:乌克兰军队必须完全撤出四州;乌克兰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和东部四州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乌克兰需明确放弃其加入北约的计划;乌克兰将来必须充分保护其境内所有俄语公民的权利、自由和利益;乌克兰应长期采取中立、不结盟的地位,并进行非军事化和去核化;以上内容需要由国际合约予以确定,西方亦必须解除全部对俄罗斯的制裁。)

很明显, 双方由于彼此之间太不信任,双方的安全感都是建立在绝对蹂服对方的基础上,不达到这个目的,就会有绝对的不安全感。乌克兰所希望的和平,必须是以俄战败,并且对俄的沙文主义清算为基础;俄罗斯所希望的和平,必须以让乌克兰彻底臣服为基础。

这种形势下,俄乌双方或者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无法达成和解,以何种方式结束战争,最终是由双方的军事成绩说了算,消耗更大、伤亡更惨烈的厮杀仍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