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第六届)公布了802位入围决赛的选手名单,来自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姜萍排在第12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六届比赛以来,首次出现中专的在校学生进入了决赛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为线上比赛,开卷考试,时长48小时,允许查阅、参考线上/线下资料,允许使用编程软件答题,且预选赛只有一轮,根据分数高低确定决赛入围名单。入围分数线为45分。姜萍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预赛的赛制有关,也与姜萍个人努力及其指导老师王闰秋(同样进入本次比赛决赛圈)献分不开

外界对姜萍这样的偏科奇才不得不走中专这条路表示奇怪。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大致看出这些内容,姜萍偏科,有拉分的科目,中考时数学考得也不太好,其总分去不了重点高中,只能去普通高中或中专,她选择了中专。中专课业不像初中那么紧张,她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数学,又遇到了一个好的数学老师王闰秋。王润秋不仅自己数学成绩好,还有多次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经验,把姜萍“带入”了本届比赛的赛场。而王润秋选择到这个中专教书有一个原因,是教学任务较轻,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到自己的数学兴趣上。一个对数学兴趣浓厚、有实力的老师躲到一个中专里,挖掘出了一个在数学领域很有潜力的学生,还有一个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这样的比赛可以发挥。这概率有多高?

首先祝贺姜萍和王闰秋在决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外界不要干扰他们的备赛。从2023年金银铜奖名单看,个人备赛并不容易,媒体过多的采访,很可能是帮倒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大家把精力放到下面两个问题:

1、目前中考考试越来越变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打补丁,结果是越来越卷,甚至有人戏称,中考考的是细不细心、字写得好不好。考生为了开卷考试拿满分,付出了比以前闭卷考试还多的时间。初中阶段的兴趣培养越来越少,记得我小时候,就参加过数学、计算机、植物的兴趣小组(可惜当时没有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而现在的孩子们,大量的精力放在写作业、做卷子上,家长和校外机构也将主要精力放在分析考点、提高应试能力、拿高分上。这种环境下,姜萍超常的数学能力很难在普通初级中学得到体现,甚至姜萍的数学也考不过一些应试能力强的同学,类似姜萍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大多人最终只能“泯然众人”。姜萍在中专才体现出了数学才能,打了多少人的脸?当然,可能这些人连脸红都不会了。

2、专业特长生的培养渠道。从初中、高中到高考、大学招生,对特长加分、免试限制越来越多,初中在“罚优奖劣”,鼓励应试,高中赛道也越来越少,取得免试资格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体育领域除外。即使网友那么呼吁,姜萍通过数学特长进入高等院校的可能性仍然很小。最可能的“常熟理工学院”(几本?)也只是表示“期待小姜同学未来报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