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每年一到高考、中考以及毕业季,讨论当前教育的问题似乎已成了大家的保留节目。

当前教育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有人吐槽资源不足,有人抱怨分配不公,有人则诟病应试制度。

这些当然都是问题,但通过近期的几件事来看,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官僚主义在学校蔓延开了,而且愈演愈烈。

很多高校、中学、小学,正在用官僚的作风、官僚的思维、官僚的作派教育下一代。

东北某幼专,很多学生从网上购买了一批裙子,然后又将400多件裙子按照“七日无理由退货”申请退货退款。

然而其中有一部分裙子,已经有穿洗过的痕迹,甚至还有异味、汗味。

商品到货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货,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中,也明确了这个权利使用的边界,规定“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还明确了服装、鞋帽等商品“不完好”的具体判定标准:商标标识被摘、标识被剪,商品受污、受损。

显然,那一批被穿洗过、有异味汗味的裙子是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学生的做法,是退货权的滥用。

奇怪的是,学生的行为明显超出了行使正常退货权的边界,却仍然退货退款成功了。

结果网店店主以退回的裙子严重影响二次销售、损失超8000元为由,告到了学生所在的学校

学生的做法当然不对,但是既然能退货退款成功,平台有规则不执行、无底线讨好用户才是纵容退货权滥用的主因。

找学校,算怎么回事?

神奇的是,学校居然还接招了,态度很诚恳,措施很到位。

学校调查核实了一番,然后对涉事学生批评教育,还和商家沟通,表达歉意,商议解决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行为不妥,学校批评教育当然是正理,可他们有什么资格代替独立的民事主体去跟商家沟通、商议解决措施?

网店作为产生纠纷的一方,不去找执规的平台,反而通过学校对学生“施压”,学校也越权越位,插手干预民事纠纷,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官僚思维在作祟。

我搞不懂,他们要教给这些学生什么样的道理?教他们如何利用权力给别人施压,应该信奉权术而不信奉规则吗?

东部某小学,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发视频“曝光学校”,说学校食堂提供的饭菜里有发芽的萝卜、苍蝇、没熟的土豆等。

他在视频中还提到,自己专门在学校门口针对食堂问题进行喊话,学校教导处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

不只是思想教育,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学校还把他反映的问题斥为“偏见”,指责他“抹黑学校”,甚至通过家长进行施压,却始终不给这位同学一个让他信服的反馈:

学校每次都是开一个会,讨论一下,搞得这件事情好像解决了,然后给我一个反馈,说我们一家开过会,没什么好说的。开过会他也不解决,永远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还表示,担心频繁网络活动会影响他的学习时间和成绩,多次沟通建议学生减少网络活动,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到后来,甚至连这名同学的父亲也要求他把相关视频下架,说这不是他这个年纪该干的事情。

从头到尾,全都是官僚的作派。有问题不正视问题,更不解决问题,反而第一时间去“捂嘴”,通过权力去施压、去干预。

我搞不懂,他们要教给这名同学什么样的道理?教他如何光同尘甚至同流合污,还是教他学会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南方某医科大,姓俞的老师兼医生,一边救死扶伤,一边教别人如何救死扶伤。

某天正好俞老师有课,但是因为抢救病人迟到了29分钟,结果被扣发5月奖金、通报批评、取消本年度评优资格。

事情被曝光后,立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后来该医科大医院宣传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

目前的处理结果被认定为教学差错,属于最轻的一档……俞老师对此处理结果应该是比较认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外之意,就是他们已经“法外开恩”了,而且当事人都没说什么,轮不到外界说三道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医院也好,学校也罢,自有其规矩,按自身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本不应该被指责。

可当一个教人救死扶伤的医科大学、一个进行救死扶伤的医院,其内部的规定僵化到因救死扶伤耽误上课都不被宽容,那这样的漠视生命的规定也该废了。

脱离实际制定奇葩规定,还对所谓的规定僵化、机械、死板地执行,在屁大的事上严肃认真,对人民关天的大事却麻木不仁,不为担当者担当,不为负责者负责,这样官僚作风可以休矣。

我搞不懂,他们要教给这位老师、这位医生以及她的学生们什么样的道理?教他们如何学会明哲保身,还是为了遵命放弃救命,又或者为了正确地做事放弃做正确的事?

都说身教胜于言传,行动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这些学校,是要培养当官的,那么我不禁要为他们的做法点个赞,一招一式都是官僚主义的精髓。

可他们一个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个是要培养幼师,一个是教人救死扶伤。

学校搞得像衙门一样,老师搞得像官员一样,就拿这种糟粕去教育下一代吗?

长此以往,毁掉的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