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整体民生状况已达到一定高度了,不仅已实现消除绝对贫困,部分地区的人均收入按照购买力都已能达到初级以上发达国家水平了。不过因发展有先后、经济活力有所不同,各地的民生水平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为何提出共同富裕这一伟大发展目标。

可能从省级、市级的收入对比还不是很直接明了,看再细分看区县级的就更为清晰可见了。这就来看全国区县居民收入50强榜单,哪些城市唱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看下50强区县的收入水平吧,它们是我国几十年来民生发展巅峰代表。截止2023年度50强的门槛已达到7.5万元以上了,按照平价购买力的话,大家认为能超过初级发达国家水平了吗?

再跃升一级,已有17个区县人均收入超过了9万元/年,其中有6个更是跨上了10万元大关。按照购买力的话这应该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准了吧?所以说我国先富裕起来的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已完全不虚于次一级的发达国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纵观这些区县的来源是有着明显的地域、城市能级特征的。最大的特征就是50强区县几乎都被东南沿海城市的下辖区县包揽了,除了有首都功能加持的北京市有6席入围外,非东南沿海的只有青岛的市南区能上榜了,而且还正好是排名第50位的。

这也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活力更强的体现吧,不仅就业更充分、薪酬水平更高,而且活跃的民间经济能带动更多元收入,更充沛的财政能给予居民更多福利待遇,必定对人均收入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大特征就是高能级城市的中心区占据着较大的优势,形成此态势与中高收入群体较多、老人退休金水平较高还有比较高的房租等收入都有关的,应该也是这些老牌城市的经济底蕴的体现吧。

上海市作为我国百年经济中心,在这方面确实优势凸显,在50强区县中就占据了其中10席,而且其中五席高居全国前十;北京市稍逊一点而仅有6个区上榜,但中心城区的民生状况同样是强悍的,有3个区进入了前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杭州、南京等省会虽不及北上两大都市那么强势,但在国内城市中已是非常出彩了。广州虽然上榜区县数量只有5个,比后两者还少了一席,但这5个区县的整体排名明显更高,其中天河区2023年人均收入已有近9.5万元,而杭州南京最强的区都还未达到9万元/年。

各个从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强市与它们相较还是缺少一点底蕴的,像苏州、宁波、温州、无锡、珠海等虽都有区县上榜,但从数量、排名等情况都要比上述高能级城市逊色不少的。可能也仅有深圳比较亮眼吧,虽只有4个区县上榜,但其南山、福田这两个区在2023年突破了10万元而与北京、上海的强区可比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还要特别点赞一下义乌市,作为一个县级市能跻身前50内,2023年人均收入高达8.4万元而居第27位,打破了中心区们的垄断而为全国县市在民生建设上挣得了一份荣耀,堪称中国县市之光。

综上所述,大家对现阶段我国区县级人均收入最高水准的有一定了解了吧?总结起来就是东南沿海地区唱主角、其中的高能级城市因底蕴更强而表现更为突出!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看法,请在下面留言讨论!

50强区县的具体收入、排名情况,来看下表详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