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韩国机车制造厂商现代罗特姆宣布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2700亿韩元的高铁列车供货合同。

不过就在该协议签署一周之前,中吉乌铁路项目才刚刚签署完政府间协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边刚宣布铁路项目要开建,另一边就迅速官宣高铁列车供货协议,现代罗特姆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达成合作的时机十分耐人寻味。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东亚各国围绕与中亚地区国家展开合作的博弈愈演愈烈。

针对韩国、日本等国家在中亚地区采取的频频动作,我们该如何理性应对发展形势上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韩企拿下高速列车订单

中吉乌铁路项目是贯通亚欧经济陆路通道,缩短中欧经贸物流距离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早在1997年中吉乌三方就曾签署过项目备忘录,不过直到2022年相关项目合作谈判才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此次现代罗特姆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签署的供货协议,该企业将向后者总计出口6列时速达250公里的高铁列车,合同总规模达2700亿韩元(约合1.95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罗特姆拿下高铁列车订单的时机正值韩国总统尹锡悦赴中亚地区兜售其所谓“韩国——中亚版丝绸之路”概念之际。

前段时间,尹锡悦因未受邀出席G7领导人峰会而饱受国内舆论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其出访中亚地区寻求合作一方面是想积累政治筹码,挽救执政党在国内低迷的支持度。

另一方面则是拉近与中亚地区国家的关系,试图缓解韩国经济的外贸压力。

此次罗特姆与乌铁路公司达成的高铁列车合作协议正是尹锡悦政府落实“韩国——中亚版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只是不到2亿美元的合作规模多少还是有些“拿不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摆在韩、乌两国合作面前最大的难题并不是产品的生产问题和合同金额的支付问题,而是后续必然会涉及到的过境运输问题。

二、韩国企业疑似抢单?

如果说韩国企业与乌兹别克斯坦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完全不触及第三方的利益,那么这将会是全球贸易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不过这次韩、乌合作最耐人寻味的点就是中吉乌铁路项目刚刚宣布开建,这边两国企业就官宣达成高铁列车项目合作协议,等于是在三边合作中又引入一方新势力。

针对韩、乌两国企业展开合作的谈判过程基本上有两种猜测:一是韩、乌两国企业早在中吉乌铁路项目计划动工前就已经达成原则性协议,只待项目官宣就可同步推进合作事宜。

二是韩国政府为了充实其所谓“韩国——中亚版丝绸之路”的合作内容,以向乌兹别克斯坦方面提供丰厚的高铁列车出口条件(比如低息贷款)为筹码刻意赶在敏感时间点官宣合作协议。

当然,无论此次韩、乌企业合作是事先就谈好的还是借总统出访的契机迅速达成的合作。

韩、乌高铁列车项目合作都将不可避免的对中吉乌铁路项目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