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星期二)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中国或在2027年开始建造全球最大粒子对撞机

中国希望在三年后开始建造一座耗资50多亿美元的环形电子-正电子对撞机(CEPC),力争比欧洲提议的大型对撞机更早实现。该项目将长达100公里,旨在精确测量希格斯玻色子,这是一种赋予物质质量的神秘粒子。通过对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可以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例如宇宙的演化过程以及粒子为何以特定方式相互作用。

有关CEPC的提案可能会在明年被纳入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计划。根据最近发布的一份综合技术设计报告,如果项目能获得政府支持,将于2027年开始建设,预计耗时约10年。该报告估计,这座超大型对撞机将耗资364亿元人民币(约合52亿美元),其建造和运行成本远低于欧洲计划中的170亿美元的未来环形对撞机(FCC)。如果获得批准,欧洲的未来环形对撞机将在本世纪30年代开始建造。

在其巨大的地下隧道中,CEPC将以极高的能量碰撞电子和正电子,产生数百万个希格斯玻色子。理论物理学家表示,这些大量的希格斯玻色子将使研究人员能够比以往更详细地研究这种粒子。通过更精确地测量希格斯粒子,研究人员将能够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问题,比如暗物质的本质以及为什么宇宙中的普通物质比反物质多。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研究发现植物也有智慧,能够解决问题

科学家发现植物具备智慧,但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义智慧的概念。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当昆虫在吃附近的植物时,植物能够感知到,并通过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来防止损害。这种化学物质会警告昆虫,使植物成为不合适的食物来源。显然,植物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们现在呼吁重新定义智慧的概念,将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其中。智慧的特点通常是中枢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从而解释信息。

康奈尔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教授安德烈·凯斯勒(Andre Kessler)表示,从70多个已公布的术语定义来看,即使在同一专业的专家之间,对智慧的定义也没有达成共识。

早期的研究表明,当植物的叶子或茎部受到环境压力时,它们会释放出高频的痛苦声音。此外,研究人员假设植物可能能够回忆过去的事件、计数、识别亲属,甚至做出决定。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新的筛查工具可将肝癌患者生存率提高近5倍

肝细胞癌(HCC)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在一项突破性研究中,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血清融合基因机器学习模型。这种重要的筛查工具可以将H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20%提高到90%,因为它可以显著提高HCC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监测治疗效果。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病理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上。

HCC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约占90%的肝癌病例。目前,最常用的HCC生物标志物是血清α-胎儿蛋白筛查试验,但其准确性并不总是可靠的,高达60%的肝癌病例仅在晚期被诊断出来,导致生存率仅为20%左右。

为了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诊断工具来区分非HCC和HCC病例,研究人员使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RT-PCR)分析了61例HCC患者和75例非HCC患者血清样本中的9个融合转录物。这9种融合转录物中有7种在HCC患者中经常发现。

研究团队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方法,基于血清融合基因水平生成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训练队列中的HCC病例。

结果显示,四融合基因逻辑回归模型预测HCC发生的准确率为83%至91%。当与血清α-胎儿蛋白结合时,双融合基因加α-胎儿蛋白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有队列的准确率为95%。

此外,通过定量分析血清样本中的融合基因转录物,还可以准确评估治疗效果,并监测癌症的复发情况。

2、母子关系可部分解释人类长寿之谜

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能为解开人类为什么比其体型预期寿命更长提供线索,并为人类的意义提供新的启发。

康奈尔大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学的克拉曼博士后马修·齐普尔(Matthew Zipple)表示:“与许多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我们的寿命超长,这是人类真正神秘的事情之一。我们提出的观点是,我们长寿的部分原因在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这篇标题为《母性照顾导致生命缓慢而漫长的进化》(Maternal Care Leads to the Evolution of Long, Slow Lives)的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在他们的模型中,齐普尔和合著者一致发现,在后代生存依赖于母亲长期存在的物种中,这些物种往往进化出更长的寿命和更慢的生活节奏,其特征为寿命较长和繁殖频率较低。

齐普尔称:“当我们看到母亲生存和后代健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时,我们也看到这些动物的进化寿命更长,繁殖频率更低,这与我们在人类身上观察到的模式相同。这个模型的优势在于,它对哺乳动物普遍适用,因为我们知道这种联系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物种中,比如鬣狗、鲸鱼和大象。”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地球异常的空间探测:突破性新技术有助于地震早期预警

根据《应用大地测量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Geodesy)上的一项新研究,地震的发生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早被卫星探测到。地震前,卫星可以捕捉到地面、大气和电离层中的各种异常现象,这为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希望,有助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使用卫星监测地面、大气及其上层电离层内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参数。这些异常现象被称为地震前兆,尽管研究人员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由于前兆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和在不同地震及地理区域的可变性,很难找到一种可预测地震的模式。然而,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模式正逐渐显现。

伊朗德黑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估了2023年2月6日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的两次地震前后的各种卫星数据。研究发现,早在地震前12-19天,就观测到震区地表温度的异常;在地震前5-10天,观测到大气参数的异常;在地震前1-5天,发现电离层的明显异常。这些异常现象从地面开始,逐渐在大气层和电离层中变得明显,表明这些信号源于地面。

研究这些现象可以为地震早期预警系统铺平道路,但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评估其他地震,以更充分地了解这些模式。

2、科学家揭示1.35亿年前植物与蚂蚁伙伴关系的起源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大约在1.35亿年前,蕨类植物和开花植物一样,进化出了蜜腺来吸引蚂蚁作为保镖。这种进化适应发生在蕨类植物从森林地面向树冠移动的过程中,表明了与开花植物平行的进化路径。

物种之间的合作可以推动意想不到的、互利互惠的进化发展。这种关系在开花植物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在非开花的蕨类植物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此前人们一直认为蕨类植物缺乏如此复杂的生物相互作用的汁液。美国田纳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了这种现象的进化时间表和潜在因素,并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发现,在蕨类植物和开花植物中,蜜腺——一种产生含糖花蜜以吸引蚂蚁保镖的结构——几乎同时进化。这发生在大约1.35亿年前,与白垩纪植物群落的兴起相吻合。

此外,蕨类植物最初是生长在森林地面上的陆生植物,但在大约6000万年前的新生代,它们发生了重大转变,成为附生植物或树栖植物。研究人员发现,当蕨类植物离开森林地面进入树冠时,无论是作为附生植物、攀缘植物还是树蕨,它们都利用了现有的与开花植物的相互作用,进化出了蜜腺。

这一发现揭示了蕨类植物和开花植物在4亿多年前从一个共同祖先分化后,虽然分道扬镳,但在蜜腺的进化和互利共生关系中仍有相似的动态。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可能有一些“生命法则”支配着非花植物蜜腺和共生关系的进化。这项研究为未来的生态、发育或基因组分析提供了进化框架和背景。(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