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剧情发展到现在,心机男方协文和恶婆婆方母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方协文方母这对人格干瘪的假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属于人渣中的人渣一类。这类人的典型特点是,自己没有自尊,更不懂得尊重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方协文的公司才初具规模,方协文就开始专制了,成了一言堂。自己创业伙伴昊子的意见,在他这里成了耳旁风。看他的样子,公司的股份他是想全部抓在自己手里,不是逼走合作伙伴,就是让合作伙伴也变成打工者。

一旦方协文掌握了所有的股份,公司就彻彻底底变成了一言堂,在里面,方协文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公司是这样,在家里方协文也是这样。黄亦玫的工作被他辞掉了不说,黄亦玫仅剩的两万存款,也被方协文变着法子拿走了。就这样,黄亦玫没了工作,没了存款,并且在方母无微不至的监控之下,慢慢开始失去自由了。

因为内心深处极度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方协文只有控制住一切,他才安心。可是,他能控制住一切吗?从来都是,想控制一切的,到头来都会一无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黄亦玫,方协文根本就不关心她的精神世界,方协文只是需要她这个符号,需要她这种形式,作为自己内心安全感的支撑。

方协文的精神大厦是极端脆弱的,一旦这些支撑离他而去,等待方协文的就是精神崩溃。

不用说,黄亦玫在后续剧情中选择离婚后,方协文不是抓狂就是消沉。没有了黄亦玫作为精神支撑,方协文肯定把疯狂宣泄到公司员工身上。计算机和信息行业的员工,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跳槽,或自己创业。方协文一疯狂,他的合作伙伴昊子和其他员工,肯定会离开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神崩溃的方协文,在失去黄亦玫后,刚刚开创的事业,也会崩塌,这就是方协文的必然结局。

方协文的公司做大后,方母回到老家,四处炫耀儿子有多么成功,多么有钱,房子有多么大多么贵。

除了这些,方母还到处说黄亦玫的坏话,说自己的儿媳妇多么不孝,多么不听话。自己的儿子身边不缺美女,一抓一大把,要是黄亦玫不生儿子的话,随时可以换掉黄亦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在方母嘴里,她和她自己的儿子就是最好的,黄亦玫什么都不是。

黄亦玫离开后,方协文垮了,知道消息的街坊邻居议论纷纷,暗中幸灾乐祸。方母为了维持心理平衡,更加疯狂地诋毁黄亦玫。

在方母的描述中,黄亦玫成了一个拿着丈夫的钱,偷偷找小白脸的下贱女人。黄亦玫不但找小白脸,还和小白脸一起,把方协文的钱都卷走了。于是,就有邻居问方母,黄亦玫的孩子是不是方协文的,方母说不是,是小白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方母自己给方协文戴上了绿帽子。

在《玫瑰的故事》小说原著中,黄亦玫走后,方协文一直在女儿面前诋毁黄亦玫,把黄亦玫描述成了一个嫌贫爱富,为了富贵抛弃丈夫女儿的下贱女人,甚至深度影响了女儿对黄亦玫的印象。

电视剧把原来工作平庸的方协文,改编成了独立创业成功的有钱老板,黄亦玫离开后,方协文和方母想继续按照小说原著中去诋毁黄亦玫,就没有了借口。

同时,因为黄亦玫在离婚后,把女儿带回了北京,方协文方母想诋毁黄亦玫,也没有对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只要不是生活在老弄堂里,没有人会关心街坊邻居的事情。

方协文和方母要诋毁黄亦玫,就没有诉说的对象。要诋毁黄亦玫,就只能回东北老家。方协文这么有钱,要是说黄亦玫嫌贫爱富,就是在打自己的脸。要是把黄亦玫描述为一个拿着丈夫钱四处滥情找小白脸的人,就是打方协文自己的脸,自己给自己戴绿帽子。

方母这样诋毁黄亦玫,早就十分嫉妒方家的街坊邻居们,心里还不乐开了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协文垮了后,方母没有了精神支撑,更没有了在邻居街坊面前炫耀的资本,再加上邻居街坊背后的嘲笑和议论,方母也崩溃了。

方协文母子太遭人恨了,他们俩被安排什么样的结局,才能使观众大快人心呢?

要是方协文母子自杀或者冻毙在大街上,这也太便宜他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方协文和方母精神崩溃,从此一蹶不振,成了行尸走肉,才是大快人心的结局。只有让他们像断了脊梁的丧家犬那样活着,以后才能避免祸害其他人家的姑娘。也只有让他们俩这样活着,才能作为活化石,才能启迪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