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即失业。

为什么你觉得难?

就是你处在一个焦虑信息无孔不入的世界中心。大数据的算法是如何攻城略地,精准拿捏的?

只要你在任何一个社交平台上,点击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说就业难。或者跟朋友聊天不过就是随口探讨毕业后找工作的话题。

不一会儿打开某书、某音,充斥着精准推送的相关内容,这时候不管是否感兴趣,你可能又无意再点击一次,结果越刷越带劲。

这下好了,你能接触到的所有信息都是就业好难、毕业就失业、学历贬值、大学生就业扎心真相等内容。

这时候你不害怕,不焦虑都说不过去。况且还是一个未经江湖险恶的大学生,根本没有信息检索跟辨别能力。

数据就是权力,算法就是剥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连被算法控制都不知道,自然也不会知道,算法在你调教下,为你量身定制出了一套失业焦虑信息套餐。

今天刷就业难,明天就给你推考公更有前景,你傻傻地点进去,还以为这是更好的选择,越看越上头,后天再刷下去,2024年考公最难一年??

这就是你这么难的原因,你活在一个信息极度不对称,反复玩弄恐惧跟焦虑的世界里。你的大脑就像一个阵地,正确的没有被占领到,就被错误的占领了。

人家说你是牛马,你就是牛马。人家说就业难,你也觉得难。人家说躺平就躺平,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好多人在说话,叽叽喳喳,啥玩意都有。当信息无限多的时候,意味着什么?不是没有,而是干扰,强干扰。

《风云》里面,无名在学会万剑归宗之前,被绝心废了武功,却阴差阳错习得万剑归宗的剑法。要知道,他被废之前看剑谱,完全就参不透一丝半点的精髓。

信息太多,出现的时机不对,意味着不一定是好事。你在迷茫的时候,被算法控制,所以你不焦虑,你不难,都天理不容了。

你什么都看了一点,真的以为就是那么回事,但你什么都没看明白。

包括你刷到我的号,明明之中也是系统在安排。

所以你该怎么做,很简单,断网,直接断内耗。生活又重新恢复美好了,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为什么只有币圈才能几十上百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中的投资品,有没有100倍的?有是有,但极少,而且要拿很久很久。100倍是什么概念?100万进去,一个亿出来。

以现在的情况为例,我们都知道当投资年化收益超过4个点的时候,就有一定风险了,超过5个6个点,就是中等风险,超过10个点,属于高风险,超过20个点,巴菲特得来问你“兄弟你怎么买的”?但是100倍,是10000个点。

为什么我说只有币圈才有几十上百倍的机会?时间。除币圈以外的投资品,哪怕你拿到了100倍,那已经能算你生涯的绝对代表作了,你大概率要从一个小伙子拿到心肝脾肺肾都出问题为止。

但币圈不一样,100倍可以在1年内甚至几个月里达成,这就不是一个概念了,因为你可能因为一些事情忘记了,也可能被抓起来了,最后想起来或者放出来以后,财务自由了。

而你在现实中,除非这笔投资款在你的总资金里占比极小,否则你肯定拿不到这个倍数,老早就变现了——没有人能用大仓位拿到这个倍数,没有人,我确定,也就是现实中,只有这个收益对你来说关系不那么大的人,才能运气好拿到这个回报率(很神奇的道理,这笔钱对我意义不太大,反而有可能给到我,可给到我确实意义也不太大;而如果对我意义很大,那就是拿不到)。

那么问题来了,币圈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它就有这种特性呢?投资的主观时间尺度——你不必然要投资到币圈,但你得知道原理,这样你或许可以找到下一个币圈这样的机会。

请问你买了房子以后,多久看一次行情?买了自住的人可能是一两年看一次,买了投资的可能是一季度,再着急的人也不过是一个月左右去观察一次。对房子来说,有新概念吗?

没什么新概念,也不会有那么频繁的政策,人口流动和区域核心的变化,也是个缓慢的过程,以年、5年、10年计,周期则是以20年30年计。但币圈不一样,大周期以4年计,小周期以年计,新概念以季度计,受各种消息影响以月计,被某些巨鲸的行为影响以天计,所以才有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

也就是说,当你在币圈拿了两个周期,基本等于房子在手里捏了一辈子,这就是不同赛道的投资品,对人的“主观时间尺度”的影响,币圈就像1个半小时的电影,浓缩了55集电视剧的长度——因为它属于大基础建设,它要改造这个世界的系统运行方式,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也是几个月一个概念,然后花了小几十年的时间,把人类的生活方式全部重构了一遍,它的速度,是由人类文明的进程决定的——人类文明越走到后面,环境和系统越复杂,要改造的东西越多,那么一旦出现一个改造底层的新事物,它要赶上的地方越多,所以主观视觉上看起来它的速度就越快,于是增长倍数的潜力就越大(因为短时间内必须赶上人类社会基础设施的全部成果),当然这个过程中,出的篓子也越多,骗局越多,就跟3个礼拜的活你让程序员3天写到能用一样,肯定全是bug。

大家知道为什么我很早之前就说“作为一个抗通胀属性的资产,btc比黄金更有弹性”了吧?因为它需要在短时间内走完黄金走的全部路程,就这样——假设黄金曾花了100年涨了50倍,那么btc就得在4年内完成;同理黄金可能花了30年跌了90%,那么btc就得在1年内跌完——于是看起来btc很不稳定,暴涨暴跌,其实是在时间的尺度上,它太晚出来,而作为更好的替代品,要承担起那个职责,就要“压缩赶路时间”所致。

所以有些人说btc的钱都被先来者赚走了,分配很不公平,我不认同,房子能拿30年的人比比皆是,但没人能把btc拿30年,因为主观时间尺度不同。看起来有些人因为btc暴富了也就10年时间,好像很容易,但其实人家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差点归零——它对持有者的心态考验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一个人在一种正常投资品里的心情起伏次数,在币圈会多出10倍100倍,依然是“赶进度原理”所致。

当然你不必然要参与到币圈中来,你可以去寻找下一个币圈这样的机会,或许你也可能拿到“早期参与btc”这样的机会,但前提是你得明白这个道理,否则认知没到,就算下一个机会就摆在你面前,凭你也是认不出来的。

你焦虑的点恐怕是这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