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打算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收额外的费用,此事一经宣布,就引发了多个成员国的强烈反对,其中反应最为强烈的就是德国。

目前,德国可谓全国“总动员”,从政府到媒体,从智库到商业机构,均在为中国发声,反对欧盟的做法。

德国的表现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欧盟打算对中国采取的措施,会严重损害德国的利益,德国无论如何也要拦下欧盟,确保与中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能够持续下去。

(德国汽车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汽车品牌)

欧盟站不住脚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商报》指出,欧盟的加税措施是站不住脚的,卷入关税冲突会让各方都蒙受经济损失。

德媒还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解释,欧盟总是拿中国的补贴说事,在德媒看来,这对欧洲来说是好事,价格低了,可以抑制欧盟的进口通胀,甚至需要感谢中国促进了德国的能源转型。至于所谓的“产能过剩”论,更是无稽之谈。

德媒认为,欧盟不应该挑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应该正视当前的历史机遇。

其实看看德国车企的表现就知道,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德企的压力应该是最大的,尤其是德国大众,该公司的电动汽车和中国电动汽车处在同一价位区间,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之后,势必会形成直接竞争,但是大众并不支持欧盟的做法,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有竞争才有动力。

欧美为什么会在汽车领域被中国反超?就是因为竞争不够,一直吃老本,现在吃不下去了,政客想的仍然不是竞争,而是搞保护主义,这只会加速西方工业的衰落。

(中国国旗和欧盟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旗和欧盟旗帜)

欧盟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欧关系一直以来都充满着合作与竞争的双重性质,欧盟甚至给出了三重定义: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这些本身就自相矛盾。

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但也在贸易、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而此次涉及汽车领域的问题,就是欧盟内心的一个真实写照。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收费用,不只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它还反映出欧盟在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的焦虑。

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让许多欧洲国家感到竞争压力,而这次政策不只是欧盟试图遏制中国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给自己注射一针安慰剂,以缓解内心的焦虑。

(德国总理朔尔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总理朔尔茨)

德国承诺拦住欧盟

目前,欧盟的具体措施还没有落地。

德国正在积极进行阻拦,包括德国政府、德国媒体、中国德国商会都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也表示欧盟打算对中国采取的措施将受到阻止,预计月底前见分晓。

与此同时,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即将访问中国。

朔尔茨上任之后,已经来了中国两次,第二次访华还没过多久,副总理又来了,虽说不是代表欧盟来处理加税事件的,但这个时候访华,不可能不谈这个事儿,很可能就是专门为此事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德国有解决问题的态度,也有解决问题的决心,这也反映出欧盟的决策存在多大的问题,以至于让这个组织的领导国都急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