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截至今年五月,中国在过去的十一年不断减持的美债总额已经达到了5493亿美元,与13年的巅峰期相比减少了近四成。

如今日本已经取代中国成为美债的最大海外持债国,而中国凭借7674亿美债暂居世界第二。

曾经被视为中国应对美国制裁“利器”的美债为什么会被中国逐渐抛弃?如果我们将手中的美债全面抛售,会对美国的债券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减持美债是大势所趋

虽然从目前来看,美债依旧是全世界流动性最好的投资标的之一,但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举债成瘾”正在毁掉美债的信用体系。

美债规模的迅速增加,意味着单个国家企图通过美债影响国际市场的可能性正在不断降低,在2013年这个中国持有美债的巅峰期,1.32万亿美债完全有可能影响到当时美国政府16.7万亿的国债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如今的美国国债规模不但突破了法定上限,达到了惊人的34万亿美元,还以每年超三万亿的速度进一步膨胀,目前持有7674亿美债的中国只是刚刚超过2%。

而很多人所幻想的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在很多年也只是一个“自杀式地经济恐吓”,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债务盘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过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由于最近几年的美债持续、快速地扩张,其他国家更加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就从其他领域抽调更多的美元来接盘中国这种体量的美债规模。

另一方面,十年前的美债市场相对稳定,人们对于美元和美债的信任更强,按照中国手中的美债体量一旦出现大规模抛售,很可能引发其他投资者的恐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如今的美债,其庞大的债务规模和美国税收已经难以维持国家的正常开支,经常需要借助大规模增发美债来填补财政漏洞,人们的信任程度已经大为降低。

据估算,如果美国不能迅速改善自己的财政状况,那么美国每年的财政收入至多在未来的三十年内就会达到无力偿还美债利息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美债的经济收益也在不断下降。在美联储加息期间,美债价值不断降低,而美联储的降息迟迟无法兑现,美债价值是否可以回升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而为了吸引投资者继续增持美债,美国在2023年就已经将2年期的美债利率提升到5.024%,这是美债近二十年来的历史最高利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美债利率的提升对短期投资者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债券市场,债券的价格和利率往往呈现为反向关系。利率上升往往会导致长期投资者已经持有的债券价格降低,还会让他们面临利率风险。

而为了减缓美国政府的国债压力,美联储持续数年的加息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都在急速加剧美元和美债的贬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2年9月开始,美元的指数已经下跌了近13%,这种规模的大幅美元下跌,对大量持有美债的国家都意味着巨大的经济亏损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增持美债,往往会导致投资亏损,主动减持美债,反而可以有效减小我们的投资风险。

中国面对美国的应对措施更加多元化

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正在迅速提升,而美国在俄乌冲突后,对俄罗斯发起的经济制裁和冻结美元储备等行为,都让中国感到了切实的危机感,降低美元依赖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就通过《国家安全战略》开启了全面对华的战略竞争,企图通过一种“狂野”的方式打击中国的发展。

2022年10月,拜登政府更是在其《国家安全战略》公开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唯一敌人”,并污蔑地称呼中国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在拜登政府看来,从2022年开始的十年,将是美国和中国战略竞争中最为“关键的十年”,必须要在经贸领域实现对华的渐进性、选择性“脱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由于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进入了世界市场,如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经济上和欧美各国高度融合,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之中。

这就导致了特朗普政府企图和中国划清界线的“脱钩”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反而因为中美贸易战和之后的疫情导致了美国自身同样遭受到了沉重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拜登政府将“脱钩”换成了更加委婉的“去风险”,但其实质并未改变,在高科技领域中,拜登政府采用“小院高墙”加深了特朗普时代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阻隔力度。

在经贸领域,美国也在不断通过各种“外包”,转移在华的重要产业,企图降低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企图通过“去中国化”实现中国市场和美西方市场的互相“平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证中国的自身利益,我们也不可避免地撤走一部分的在美投资项目以减少自身可能面临的“资产冻结”风险。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如今应对美国威胁的应对措施也正在不断增加,不必继续通过大量持有美债来实现“自杀式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美国对华大打“台海牌”时候,中国可以通过强力的军事演习来震慑美国的太平洋武装,还可以打“中东牌”、“援俄牌”来反击美国的挑衅行为。

更具多元化的财产配置

美债问题的实质是“美元霸权”,美国只需要大量发债就能实现美元回笼的“债务循环”体系,意味着美国只需要极低的债务成本就能实现自己的超额消费

通过债务这个“免费午餐”,美国使用这种不断扩大的“滚雪球”来维持自己对外贸易的赤字,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美元贬值的代价却需要整个世界一同承担,美元的价值持续走低,只会导致其他国家开始长期、大规模地减持美国国债。

其他持有国面临着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美国政府自身也并不好过,同样会面临巨额负债下来自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双重反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累积的政府负债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进而使得投资者对美国政府调整财政状况能力的信心大幅降低,进而减少对美国借贷的融资。

这不仅意味着美国政府的重要支出将会难以维持,还可能导致其“世界霸权”的丧失,进而进一步加剧美元的贬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外汇储备曾经一度高达3万亿美元,但其中美国国债占比过高,显然难以应对美元贬值的问题,其真实购买力更是可能因为美元的一次微小波动就出现巨大的动荡

而即便是如今的七千亿美债,依旧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目,这样过于依赖美元的外汇储备体系在如今的世界环境下显然有些危险,中国对于海外投资的选择变得更加慎重也就不难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人们对于美元价值的信心不断降低,作为美元补充的另一项世界货币——黄金的价格开始持续走高,中国也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长期持续性地收购黄金。

中国等国家的大规模购入黄金,不仅是一次对于美元霸权的有力挑战,也是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一次重新“洗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此之外,向能源国、矿产国的投资,也进一步缓解了中国对于美元的依赖,甚至可能实现中国和俄罗斯一样的人民币—卢布结算体系。

从2009年开始,中国专家就一直在呼吁,国家外汇储备应当降低至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一面遭受货币贬值带来的巨大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在过去的十一年里不断减持美债,显然也是深刻认识到,中国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和过于依赖美元的海外投资容易遭到美国等欧美国家的针对。

结语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当下,中国减持美债的动作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进而导致更多国家开始重新考虑自身对美元的依赖程度,促进国际贸易的“去美元化”。

这对中国既是一次严峻挑战,也是一次巨大的机会,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可以得到更高的接受度完全取决于中国在目前和未来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所谓的“全部抛售”,是既不科学,也不现实的,短期内的大量抛售,不但无法动摇美债市场,反而可能让中国的外汇储备因此遭受巨大动荡。

而另一方面,中国持续性地小规模出售美国国债,也可以确保有充足的债务接手人,而不至于导致买家资金盘枯竭,导致债价过低而出现的巨大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中国日报网——《解析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的四条主线》2024-05-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球时报——《“中国减持美债,大笔买入黄金”》2024-05-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财联社——《比去年10月还少了!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 3月持仓创15年新低》2024-05-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