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谈到阎红彦时,秦基伟将军回忆道:作为老同志、老战友,我时常怀念同他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好像他还在,依然是那样豪爽坦荡,那样笑容可掬。是的,红彦同志仍然活在我们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秦基伟将军

秦基伟和阎红彦的情谊

在革命革命战争年代,尽管秦基伟听过阎红彦的大名,但两人并没有实质性地接触过。而真正令两人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便是在建国之后。

1959年秋天,阎红彦经过党中央的深思熟虑后,将其从四川调往云南,担任省委第一书记,不久后又兼任昆明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那时的秦基伟正在昆明军区担任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因为工作的缘故,秦基伟便免不了和阎红彦打交道,在工作当中秦基伟也认识到了阎红彦是一心为国为民的人。

阎红彦尽管是省委第一书记,但他在战争年代也在部队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对部队也有特殊的感情。虽说阎红彦兼任昆明军区政委,地方工作又非常繁忙,但他仍然为部队建设做了不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阎红彦(中)

阎红彦在云南工作的那段时期,正是庐山会议以后的特殊时期,为了让军队干部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阎红彦可是费了一番心血。

每逢军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阎红彦都是有请必到,而且总是认真地听取汇报,一起参加讨论研究,有时还向军区机关和部队干部作报告,完全将自己看作是军区领导班子中的一员,积极参加集体领导。

当然在空闲时间,阎红彦也会和秦基伟等军区领导等人谈谈话。正是在数次谈话中,秦基伟便也更加熟悉了阎红彦的过去……

阎红彦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家里有祖上遗留下的一点薄田贫土和砖瓦窑一座。阎红彦的父亲也是一位勤劳肯干的庄稼汉子,凭借自己的勤奋还是能让家里人吃饱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红军时期的阎红彦

然而当时那个年代军阀混战,兵匪豪强巧取强夺,阎红彦家中的家产也是被人盯上,最终导致全家生活十分艰难。

阎红彦从懂事起,跟着父亲在田间劳动,有时,也帮着在砖瓦窑烧砖做瓦,沉重的生活担子,从小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对于自己的孩子,阎厚基也非常心疼。在阎红彦十岁的时候,阎厚基就决定将其送入私塾学习。不过当时私塾内的老师,对于阎红彦这样穷苦人家的孩子很是鄙夷和奚落。阎红彦性格倔强,受不得委屈,熬过了半年,愤然辍学回家了。

家里人在得知后,便训斥道:“你不好好念书,不听先生管教,将来长大成人还能做事吗?”阎红彦顶嘴说:“因为我家穷,我就是好好念书,先生还是找岔子,我受不了这口气,所以不念了。”

1921年,由于庄稼收成不好,阎红彦家中很是困难。年仅12岁的阎红彦,在经乡人介绍后,前往地主家帮人揽羊放牛、带小孩、做家务。不过也正是严酷的生活磨炼,让年幼的阎红彦认识到当前社会的黑暗,甚至萌发了想要改造社会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阎红彦所在的部队

1924年,随着社会的动荡,陕北军阀开始招兵买马,阎红彦报名投军,从此跻身行伍,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

阎红彦刚入伍时,对革命道理懂得不多,不过在经过几个学习生活,他也懂得了穷人为什么会穷,富人为什么会富。穷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并不是单单杀几个富人就能够解决的,而是要推翻整个旧社会。

之所以阎红彦能够知道这些,主要是因为他所在的连队,上级李象九就是共产党员。

阎红彦在进入军队后,一直在李象九身边,由于阎红彦性格耿直憨厚,工作兢兢业业,很是同情穷苦的农民,为此李象九非常喜欢这个小青年。

有天晚上,阎红彦问李象九:“连长,你知道共产党在哪里吗?我想找共产党。”在听了阎红彦想要入党的愿望后,李象九笑着说:“你想加入共产党,首先要了解共产党的革命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少年时期的阎红彦

为此李象九将中国共产党的情况,详细地向阎红彦作了介绍,并给他讲了有关共产主义的知识。在之后的岁月里,阎红彦就找李象九,渴望得到他更多的帮助。

实际上当时李象九也懂得不多,对共产主义理解也十分肤浅,但不得不说在他那里,阎红彦确实受到了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

1925年4月,在宜川集义镇,在李象九的介绍下,阎红彦在红旗下秘密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入党的那天起,阎红彦就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安排,经历了千回百折,为革命奋斗了一生。

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不久后冯玉祥的国民联军,胜利地占领了陕北,阎红彦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国民军第十一旅,李象九担任第一营营长,驻守在清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蒋介石旧照

中共绥德地委很是重视这支受党影响的部队,上级党委先后派人到该部做工作,效果很是明显。在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一时间四处都陷入白色恐怖当中。

就在这时,中共陕西省委秘密派遣人员到清涧,向李象九等人传达了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研究了陕北革命形势和部队的处境。不久后便成立了以唐彭为书记的陕北军事委员会,着手准备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阎红彦这时兼任唐澎的党内交通,每天奔走城乡,转送文件,往返连队,传达指示。对于这份工作,阎红彦十分上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随叫随到,准确地完成任务。

唐澎对阎红彦很是放心,在工作之余便会给其讲解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正是在唐澎的帮助下,阎红彦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更坚定了他参加革命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阎红彦将军

1927年10月12日,党在陕北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武装暴动清涧起义爆发了……

自此之后,阎红彦便正式踏上为国为民的道路,不管是在部队工作还是转入地方工作,阎红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为穷苦百姓谋取福利!

在得知阎红彦的过去经历时,秦基伟也感慨颇多:“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如今在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

阎红彦听后也是点了点头,很是认可秦基伟的这种观念。在之后的岁月中,秦基伟便和阎红彦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在工作上,他们有着共产的经历,可谓是配合默契。在生活上,两人都讨厌铺张浪费,有着共同的爱好,相处得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