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如果中国“继续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就要付出“经济代价”。

斯托尔滕贝格宣称,中国俄罗斯“分享了许多技术”,这些技术对于俄罗斯制造用于攻击乌克兰的导弹和武器“至关重要”。中国想要在支持俄罗斯的同时维持与欧洲的关系,但这是不可行的,“如果中国不改变做法,我们应该考虑某种经济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托尔滕贝格透露,北约成员国正在进行对话,讨论可能实施的制裁措施,以应对所谓“中国对俄罗斯战争的支持”。

斯托尔滕贝格完全站在美国的立场,又要掀起一轮对华的围攻。

连美国的情报机构都表示,中国没有支援俄罗斯武器。至于西方鼓吹的中国提供了技术和机床,这些说法包含的内容就太多了,澳大利亚给中国提供铁矿石也是支持中国军工建设,因为可能有部分铁使用到来了军工部门。

其实西方要捏造理由太方便了,一袋洗衣粉就可以了。无需证据,无需取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美国为以色列提供军火,造成37000巴勒斯坦死亡,现在每天死亡还在持续,需要理由吗?需要解释吗?都不需要,西方也三缄其口,装着看不见。

西方新一轮对中俄的攻势,值得重视。

这段时间,美国加强对中俄的围堵,很多方面已经突破底线。

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用冻结的俄罗斯央行3000亿美元资金利息作为担保,为乌克兰提供500亿美元援助。

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邀集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攻击中国,对台湾提供防御武器。

美国、欧盟相继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找个理由,要中国付出“经济代价”,山雨欲来风满楼。

全球每天平民被军事攻击死亡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可近期的国际会议,包括香格里拉对话会、G7峰会、瑞士和平峰会都不提及,矛头却都指向中俄。

美国分别向两个冲突地区大量输送武器,导致欧洲和中东的战火不断蔓延,都有爆发更大冲突的可能性。

现在的世界某种程度已经到了大战一触即发的边缘,普京表示,俄罗斯正与西方国家因乌克兰问题陷入生死存亡之战。

美国有意在南海、东北亚挑起战争,打乱中国发展的节奏,用战争消耗中国。美国是每场战争的幕后主导,却自己不参战,引发全球的紧张,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大发横财。

这还是其次,重要的是战场周围国家的经济都将受到影响,最好北美大陆成为唯一没有战争的地区,全球资金、制造业都会涌向美国。

欧洲只能跟随美国,对未来没有主导权,现在只有中国是主张世界稳定的大国,在千方百计阻止战争,维持稳定并不容易,捣乱的成本最低。

大国博弈的关键时刻,是战与乱的选择,希望全球选择稳定的国家都能站出来维护和平,排除域外势力的搅局,还世界一个安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