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即便是球盲,遇到4年一届的欧洲杯、世界杯还是会看一看。

再加上烧烤、啤酒、小龙虾这三件套,可以说有重大足球赛事的夏天,就比往常要快乐许多。

然而到今天,虽然足球仍然是第一运动,但它的影响力却着实在下降。

姆巴佩作为梅罗以后的第一人,他年薪很可观,但讨论度远不如当初的罗纳尔多、贝克汉姆。

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01

足球与技术的纠葛

足球这项运动自诞生以来,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上升为职业联赛之前,先经过了社区化这一过程。

伴随着蒸汽机的阵阵轰鸣,崭新的社会力量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而“足球”这项新兴的运动迅速受到了他们的喜爱。

看自己的孩子、或者邻居的孩子所在的球队把隔壁城市的队伍修理一番是多么畅快的事情。

人们渐渐因为足球而变得团结一致,又因为团结而更加热爱足球。

于是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成为了足球最初的土壤。随着“日不落帝国”的日益强盛,这份对足球的爱也从英国被带到了世界各地。

亚洲、非洲、美洲……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足球,爱上了足球。

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世界的交流,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大量资金汇入,最早的职业联赛开始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弗格森爵士和他的班|出自网络

随后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相继爆发。各种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更促进了足球产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的地域隔绝被打破,观众们看比赛不再需要亲自入场。越来越低的观看门槛,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联赛收入也因此水涨船高。

真正的“世界级”比赛开始了,绿茵场上球星的一举一动,牵动的不仅仅是在场观众,还有全世界球迷的心。

但是,促进足球风靡全球的新型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却对足球产生了不利影响。

比如在新世纪初,各国足球还保持自身风格。

无论是英格兰的长传冲吊、意大利的链式防守、荷兰的全攻全守,还是巴西桑巴、阿根廷的探戈,就是非洲也以潇洒奔放的风格出现在国际赛场。

然而,如今每个大洲的球队,风格越来越趋同,这既是竞技体育国际化的必然,追求成绩的必要途径,又在客观上让足球变得观赏性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益平民化的巴西|出自网络

每个球队好比套在一个计算机程序里面踢,"精心设计,精心呈现″与"精心设计,随意呈现"相比,就是差点意思。

加上,“赛博朋克”的出现,电子竞技迅速俘获了年轻人的喜好,导致足球的观众基数大为下降。

足球因技术而兴,又因技术遭遇困境,二者纠葛,实在难以妄下断语。如同电视让相声普及,却阉割了相声接地气的一面。

02

流行文化的特点在褪去

另外,足球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流行文化的代表。

“银河战舰”一期的几位巨星,放在当时,流量不亚于任何一个好莱坞影星。

而这些巨星,除了鲜明的球技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颜值足够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河战舰一期|出自网络

且不说英格兰“双子星”小贝和欧文,整个意大利都有“男模”队的称号。

但是,2012年的时候,意大利的绝对大腿却是巴洛特利。此后,意大利男模队就成了遥远的回忆。

“银河战舰”二期的卡卡、J罗、BBC组合、“水爷”拉莫斯、典礼中场等人,总体颜值至少在普通人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河战舰二期|出自网络

而你再看如今的“银河战舰”的维尼修斯等人,就事论事地说,他们有C罗帅吗?曾经的皇家马德里变成了皇家索马里。

帅哥的减少,会让足球的谈资变少,八卦自然也就更少。这就必然降低对边缘观众的影响,尤其是很多女球迷,都是奔着颜值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家索马里队|出自网络

再者,“环球同此凉热”,经济的持续低迷,进一步影响到了足球的发展。

高水平的职业联赛就像参天大树,需要辛勤的耕耘,同时也离不开财富洪流的灌溉。

职业联赛“通过吸引观众来汇集资金”的模式,终于在残酷的贫富分化面前撞到了它的极限。

顶部的富豪们不会无缘无故增大对足球的投入,而大多数球迷的支付能力却在不断缩减,毕竟看球不是生活的全部。

因此,经济形势就成了足球的命脉,发达地区球迷的正常投入就是足球产业的生死线。

只有用富豪增加的投资抵消掉正常投入的损失,足球产业才能继续发展。

皇马的老主席弗洛伦蒂诺在近些年早就没有了为球星一掷千金的行为,皇马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俱乐部(不接受巴萨球迷反驳,巴萨最有成就的一点,就是让人们误以为这是一支与皇马同级别的队伍),开始靠冠军效应、文化底蕴来吸引球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佛爷|出自网络

而皇马不仅不再参与“军备竞赛”,反而更加低调务实。

姆巴佩的加盟,除了见证老佛爷的商业手腕之外,就是与过去那个“一年一巨星”“齐达内+帕文”时代皇马截然不同的抠索。

或许有人会说大巴黎、曼城这些队伍的持续投入,但这恰好是靠着中东土豪不断输血的见证。

03

让足球活下去

足球与经济、技术的相爱相杀,迫使足球必须面对这种大变革。

皇马等俱乐部想搞出来的“欧超联赛”,国际足联搞出的“欧国联”都是这种做法。

让我们把目光放到前不久,国足客战韩国的生死战,为何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恰好去了韩国?

这不能用巧合来解释,因为国际足联深知,如果国足进入不了十八强,那后面的比赛会失去了大量的观众。

诚然,电视时代的足球足够妖娆是因为免费,互联网足球需要付费,中国球迷究竟有多少人为了球赛购买各种会员不得而知。

但中国球迷的体量却是全球最大的,有总比没有强。所以,我们会看到国足被人从ICU抬到了KT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出自网络

包括世界杯名额的增加,咱们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说这就是国际足联给国足开绿灯,但国足假设进了美加墨,哪怕在十八强比赛中多苟一会儿,就会让国际足联赚到翻。

然而,足球大佬的想法依旧是想把蛋糕做大,很少有人愿意为观众让利。

俱乐部把蛋糕做大的思路就是组织强队扎堆比赛,却没有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审美疲劳和球队的不思进取。而转播商则是一味插入广告,同时在会员体系上大做文章。

短视频的风靡让观众连十分钟的集锦都不愿意看,即便不断组织高水平赛事,又能如何?

还是得回归本真,站在观众得角度思考问题。

说了这么多足球在互联网时代的种种不适应,无非就是不想足球在互联网时代真的死去。

让足球活下去,在这个日益快速迭代的时代,我们真的需要一场持续90分钟的战斗。

参考资料: 看鉴《千年兰:一年巨亏39亿,江苏苏宁刚夺冠就解散,中国足球真的没救了吗?》 葆康《欧洲杯遇冷,被互联网打成碎片的足球,如何才能不在“2024年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