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评价这档综艺:它是70后吃饱喝足后的谈资;是80后意犹未尽的讨论话题;是无数90后的童年噩梦。

诸如《夜半惊魂》、《夺命毒舌》以及《飞棍出没的世界》、《谁在背我飞行》等等让人好奇却又不寒而栗的标题更是给全国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2019年9月30日,这档陪伴了大家21年之久的节目竟然悄无声息的停播了

没错,它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自称是央视第一档大型科普栏目——《走近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会讲故事的主持人

说到《走近科学》这档节目,许多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主持人张腾岳,他也因为主持了这档节目爆火,被称之为最会讲故事的主持人。

先来聊聊为什么《走近科学》这个听上去就很无聊的科普节目为什么会爆火,离不开节目组以及各路爆料人的共同努力,夸张也好、失实也罢,它的成功是旁人难以复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它之所以出现在大众视线,只因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仍然存在着不少封建迷信的现象,尤其是偏远农村,各种“怪力乱神”的传说那叫一个火爆。

尽管当时国家已经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可在破除乡村迷信方面还是收效甚微,于是乎只得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断推出科普类节目,让更多人相信科学,而非迷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腾岳,一个从甘肃兰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的寒门学子,那个时候他刚刚步入央视工作,没想到就临危受命,成了《走近科学》的主持人。

那个时候大家了解国家大事和新闻都是通过电视机来获得信息,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呆板严谨的科普节目,毫不夸张的说,老百姓一个字都听不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段时间里,节目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来邀请6位诺贝尔奖得主,并且跟着中国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冰盖之巅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样的用心换来了一个又一个科教以及电视评奖中的荣誉,可最差的时候,《走近科学》全国收视率为0,那也是张腾岳事业的最低谷。

为此,节目制作组愁的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终于在2004年决定对《走近科学》进行彻头彻尾的改版,而张腾岳本人更是被委以重任。

说白了就是,观众不是爱看热闹吗?那就把一个故事讲的天花乱坠,分上中下三集播出,至于这故事讲的是否生动、能否牢牢勾住观众的好奇心,那就是张腾岳的事了。

作为一个标准的理科男,张腾岳本身对这些科普故事充满了兴趣,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他已经逐渐适应《走近科学》这种虚张声势的拍摄风格,很快就迎来了事业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道里的身影到底是人是鬼”、“凶宅里的狗为什么总在深夜惨叫”这些经典的台词,想必各位一定印象深刻,而这些无一例外,均出自张腾岳之口。

从事业低谷走上高峰,张腾岳不记得自己努力了多久,一心只想着按照领导的要求为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可谁料,造化弄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相较于UC浏览器之前被称之为“震惊党”和“标题党”,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能将标题党运用的淋漓尽致的,甚至是“鼻祖”的,当属《走近科学》。

比如,那个给无数学生留下心理阴影的“半夜鬼拉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听这个名字都让人不自觉后背发凉,事情发生在2005年,江苏省胡集村,爆料人是村子里的张大爷,当时他刚和老伴搬到新建的房子里,幻想着美好的退休生活,可意外却接踵而来。

一次夜里,张大爷起来上厕所,无意间发现客厅的灯不知道被谁打开了,他还以为是老伴打开忘记关了,于是顺手关掉,可刚回到卧室发现灯竟然又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过一次,按理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可张大爷和老伴两人着实吓得不轻,找人来看过几次都无济于事,只得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走近科学》栏目组身上。

由于迟迟没有找到灯自己亮的原因,村里谣言四起,张大爷更是因为这件事变得郁郁寡欢,与此同时,节目组带着专业人士前来调查,可结果却让他们哭笑不得。

在结果未出具之前,张大爷不止一次怀疑过是自己霸占了死去亲戚家的宅基地,这才引来“鬼魂的报复”,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节目组工作人员强忍笑意解释,说这是由于张大爷家电灯螺丝松了,才会发生这种情况。

明明是《走近科学》,怎么拍着拍着就成了让人欲罢不能的搞笑事件,这也是节目组始料未及的,可随着节目收视率火爆提升,他们也只能顺势继续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棍疑云》、《半夜“鬼剃头”》还有《发烧的楼道》等等,尤其是当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天降蓝冰》事件,那个落在河南某村落的“无根水”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久而久之,观众虽然爱上了这档节目,可也渐渐开始挑刺,甚至有人称:干脆改名叫民间鬼怪探险记得了!每一期节目看下来只有一个评价:一点儿也不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殊不知,这正是节目组的用心良苦,用看似怪力乱神的现象来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从而达到科普的效果,尽管有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却也达到了给老百姓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在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换来的和平安稳后,破除封建迷信、大力普及义务教育,为社会以及祖国培养更多人才则成了重中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深层意义上讲,《走近科学》节目创立之初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相信科学,而非所谓的“鬼神”,随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它的使命完成后,自然也该功成身退。

结语

正如后来张腾岳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当年网络并不如现在这么发达,所以我觉得它(走近科学)存在过是很有意义的,但就好像魔术一样,一旦破解结果,就会觉得格外无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年前,这个陪伴了无数人走过21年之久的大型科普节目(走近科学于1998年成立并播出),甚至来不及挥手告别就消失在观众视线当中,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遗憾。

饱受争议的那段时间里,人民日报公开发声,指责《走近科学》是“媒体装神弄鬼的一面旗”,让张腾岳以及节目制作组对自己有了深深的怀疑,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5年,越来越多人开始怀念当初那个讲述着看似无厘头的故事,实际上却在不停向老百姓普及科学知识的、从“走近科学到走进科学”的节目。

当年那颗射出去的子弹,如今正中眉心,而那个被观众奉为“中国第一恐怖的科教片”也终于在此刻完成了教育闭环,其深刻意义也是别的节目难以超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想问,在座的各位70后、80后还有90后,《走近科学》节目中的哪一幕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宝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