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的航天技术在全球都算得上数一数二,是如今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这让无数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空间站在近些年其实遭遇了多次“袭击”,已经出现了许多损伤。

因此,我国在4月25日升空的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不仅需要完成和空间站的对接,还肩负着一个独特的任务——携带防护装甲以此来更好的防护空间站。

那么,袭击空间站的“凶手”究竟是谁?防护装甲又是否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遭遇袭击的空间站

在近些年,全球各个国家的空间站都曾遭到不明物体的袭击,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被袭击的频率也一直越来越高。

这导致大多空间站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外表已经“千疮百孔”,我国的天和核心舱和太阳翼也不例外,甚至部分供电能力都受到了破坏,这对空间站和宇航员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袭击了我们的空间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主要的便是各种太空垃圾,而这些“垃圾”其实也都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制造的,比如在航天器发射时分离的助推火箭,被遗留在太空的它们最终成为各种碎片和零件进行飘荡。

还有便是数量众多被遗弃的“人造卫星”,目前全球发射的卫星数量众多,而一些发射较早的卫星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使用年限或因损坏而遭到了废弃,最终也成为了留在太空中的垃圾。

最后,便是宇航员们在太空中探索时,所留下的各种杂物和遗弃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东西全部被万有引力吸引在地球的上空,数量占据了所有发射物体中的九成以上,形成了一个危险的“垃圾场”,不断威胁着剩下那不到一成正在忙碌的卫星、空间站。

虽然这些垃圾中有些看起来似乎很小,还没有拇指大,感觉并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事实上,这些垃圾都是以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围绕着地球飞奔,在这种高速运动下,即便只是一小块垃圾,也有可能击穿空间站那坚固的外壳,甚至直接摧毁整个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的碎片都能造成如此威胁,大的更是不必多说。

如今直径达到10厘米,有很大可能撞毁空间站的大型碎片数量便多达3万个,比人类在使用的卫星数量都要多不少。

而大于1厘米小于10厘米更不必多说,足足90万,更小的数量甚至超过了1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被击中的卫星或者空间站,所产生的废弃物或者碎片又会形成更多的太空垃圾。

就比如1985年,美国在尝试反卫星导弹时击毁了一颗试验卫星,直接诞生了数以万计的太空碎片,2009年,一颗遗弃的俄罗斯卫星撞上了美国的铱卫星,制造了居多的太空垃圾。

最糟糕的是,由于现在人们所使用的卫星大多无法改变自己的运动轨迹,因此即便预测到了会撞上太空垃圾,也没有丝毫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美国太空碎片研究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太空碎片的数量不断增加下去,再过70年将达到一个临界值,到时候必然会产生碎片链式撞击效应,整个近地空间将永远无法使用。

当然,除了“人祸”外,还有“天灾”,那就是一直飘荡在太空中的各种石头,在经过地球时它们也是有可能撞击卫星和空间站,为人类的太空之旅增添不少危机。

那么面对这种危机,我国是如何应对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护装甲

在此前,我国的空间站就专门配备了太空碎片探测器,以此来探测那些有可能造成威胁的太空碎片,一旦检查到,相较于卫星功能更齐全的空间站便可以调整姿态,或者启用推进器来实现升高或降低轨道高度,以此来完成避让。

在此前美国SpaceX的星链卫星不怀好意的接近我国空间站时,便是被探测器发现。

同时,空间站所使用的材料也比地面上人们所熟知的更加牢固,足以防止被小心碎片所击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就算这样,太空站仍然难免被数量庞大的太空碎片造成损伤,使得外壳出现各种痕迹,而薄弱的太阳翼,更是基本不可能挡住碎片的撞击,出现了很多损伤。

因此,此前的神舟十七号宇航员同样带着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维修太空站

这是中国宇航员第一次外出展开维修,必然有着很大的危险性,但在宇航员们的完美配合之下,这个任务还是顺利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舟十八号,更是吸取了此前的经验,携带了专门的防护装甲为太空站安装。

装甲所使用的材料,是以轻质高硬度陶瓷为集体,嵌入高强度纤维,所形成的一种寿命极长、坚不可摧、极度耐高温和严寒的防护罩,远超以往所使用的传统材料。

而在装甲上,还有专门用来保护电极端面的电极保护罩,防止污染物的附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神舟十八号还采用了多层冗余,即便被多次一点打击致使击穿,下面也仍有新的装甲进行保护。

虽然这是第一次应用,是否可行还有待确认,但相信作为经过科研人员进行过多次模拟实验的产品,其必然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不过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随着太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人类的太空之路也越来越难,甚至可能会被这笼罩整个地球太空的“垃圾场”彻底堵死,那么这该如何解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处理太空垃圾

说到底,避开天空垃圾亦或者视为空间站安装护甲,都只能算是治标之策,并不能解决太空垃圾的根本问题,因此还是要从垃圾的本身下手。

垃圾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无疑是“焚烧”,但太空中的垃圾自然不可能和地球上一样一把火烧掉,这里的“焚烧”指的是垃圾从天空中坠落,在大气层中因剧烈的摩擦最终被烧毁。

其实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太空垃圾因这种方式“自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许多人就根据这个现象,想出了处理太空垃圾的办法,比如一家美国航天公司所想的“太空牧羊犬”计划和英国科学家提出的“立方帆”计划。

它们便是用专门的装置或者塑料薄膜,对太空垃圾进行”捕获“,随后将其直接拽离轨道进入大气层坠落进行焚毁,亦或者将其推离的更远,离开这个轨道甚至直接飞向宇宙。

当然也有更直接的方案,就比如科幻小说《天堂喷泉》中所描写的直接用激光武器摧毁太空中的所有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说到事情的本质,天空垃圾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各国都在狂热的发射卫星,发展科技,但却并不愿意自己出力处理太空垃圾。

就比如我们之前说的美国摧毁一个试验卫星产生了无数碎片,无数人对此产生质疑,但美国从未做出任何处理举动。

不过这种情况现在也发生了改变,各国都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中美俄日欧等航天大国,也纷纷开始研究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提出的“太阳能冲浪者”方案,和我们之前所说的差不多,就是用极小的卫星来捕获太空垃圾,由于这种卫星极小,因此可以大量发射,但也导致了不能捕获大型碎片。

俄罗斯则制定了“离子电击枪”方案,通过离子电击枪进一步破坏太空垃圾,让其坠落到大气层烧毁,但这个方案需要发生许多新的卫星来进行“攻击”,极有可能产生更多的新太空垃圾。

而我国则是“天基激光清除”,在地面上建造天基激光站,对天空中的垃圾进行锁定和切割,让其最终在大气层中坠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我国方案算是俄罗斯的加强版,既能有效处理现在的太空垃圾,还能发射更多卫星,减少新的太空垃圾诞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澳洲科技企业EOS便是研发的类似方案,不过他们是将碎片打飞到更远的太空进入宇宙而不是让其坠入大气层。

然而,美国对此却不断炒作,声称我国是制造太空作战的武器,来“挑战世界力量的平衡”,而在此之前,美国还指责中国发射卫星过多,产生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不说天上谁的卫星最多,就现在中国不处理太空垃圾被指责,处理了又被指责部署太空武器的处境,这让人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双标位。

就人类现在的局势来看,合力处理太空垃圾的任务任重道远,通力合作一起探索宇宙的幻想更是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