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86年,我高考落榜了,心里那个滋味,比吃了没熟的柿子还酸。

我家穷,五个孩子,我排老四。

家里种地瓜,高粱,偶尔有点花生。

我的童年,就是跟着哥哥姐姐们在田里忙活。

放学后,别的孩子玩耍,我却得去捡地里剩下的地瓜和花生。

我哥,他严厉,但也是为了我们好。“政明,今天捡到几斤?”他问。

“两斤多点,哥。”我答。

“好,别偷懒,明天继续。”他叮嘱。

我学习好,初三那年,我考了全公社第一名。

可中考时,我选择了离家近的普通高中,因为远的县城高中,我读不起。

1983年,我成了高中生。

每个星期六,我得走20里路回家拿饭。

我不走大路,我走小路,因为我不想让人看见我赤着脚。

为啥?因为我妈给我做的布鞋,她眼睛不好,做一双不容易。

我心疼她,不想浪费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回家,我妈会给我烙煎饼,蒸窝窝头,炒咸菜。

她总是多放点油,我知道,家里平时炒菜都不舍得放油。

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家里人都能吃上用油炒的菜。

高三那年,我英语成绩下滑了,我心里那个急啊,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管怎么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高考那天,我紧张得手心都是汗。结果,我落榜了,就差五分。

我爹难过,对我说:“政明,你没考上,以后怎么办?”

我心里那个愧疚啊,这些年,父母供我读书不容易。

我走出家门,去花生地里干活。我发疯似的薅草,汗水湿透了全身,我心里的郁闷都发泄在干活上。

我去了河边,想洗把脸。就在那时,我遇到了小夏。

小夏,她是我初中同学,我们曾是同桌。

她家条件好,她爸是老师,她妈是妇女主任。她人好,以前还偷偷给我练习本和牛奶糖。

她看到我,羞涩一笑。我们聊了几句,她问我高考的事。

我说:“小夏,我没考上,以后可能就得种地了。”

她听了,说:“政明,你学习那么好,不复读可惜了。我爹说你这种情况可以去重点高中复读。”

我摇摇头,说:“家里没钱,复读也上不起。”

她站起身,说要回家。突然,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塞给我,笑了笑,就走了。

我打开纸条,里面夹着几张钱,正好100块。我数了数,心里那个激动啊。

纸条上写着:“我攒了这100块钱,就借给你去复读吧,不用急着还我。”

拿着这100块钱,我突然觉得,我的人生,又有了希望。

复读的决定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

我爹我妈,他们脸上的皱纹,就像我们村后那座老山的沟壑,深不见底。

他们没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们心里的石头,比我还重。

“政明,你要复读?”我爹问,声音里满是沉重。

“嗯,我想再试试。”我回答,语气坚定。

“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复读的费用...”我妈接过话,话没说完,但意思我懂。

我沉默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我知道家里的难处,可我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我去了学校,找到了班主任。他听了我的想法,叹了口气,“政明,复读的路不好走,你要有心理准备。”

“老师,我明白。”我说,心里却更加坚定。

复读的日子,每一天都像是在打仗。

我在县一中的教室里,埋头苦读,英语成了我最大的敌人。

“政明,你这英语得加把劲啊!”班主任的话,像警钟,时刻在我耳边响起。

我知道,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我要改变。

我开始找老师请教,找同学讨论,甚至晚上回宿舍,我也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单词。

小夏,她就像是我的加油站。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给我写信,鼓励我,支持我。

“政明,别放弃,你一定可以的!”她的信里总是这样写。

我也写信给她,告诉她我的进展,我的困惑,我的坚持。她的回信,总是能让我重新充满力量。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我能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我把每天的学习计划排得满满的,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可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小夏的话,想起我妈烙的煎饼,想起我爸期待的眼神。

“政明,你得争气,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我对自己说。

“政明,休息一下吧,别累坏了。”我妈在电话那头说,声音里满是担忧。

“妈,我没事,我得抓紧时间。”我回答,心里却是暖暖的。

终于,高考的日子到了。

我走进考场,心里虽然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我知道,这是我证明自己的机会。

两天的考试,我全力以赴。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走出考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

我回到家,我妈已经在门口等我。“考得怎么样?”她问,眼里满是期待。

“妈,我尽力了。”我说,心里却没底。

等待成绩的日子,是煎熬。我尽量让自己忙起来,不去想太多。

直到有一天,班主任打电话来,“政明,你考上了!”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

我跑出家门,我想告诉每一个人,我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

我去找小夏,她听了消息,眼泪都出来了。“政明,我就知道你能行!”她笑着说,我看着她,心里暖暖的。

我知道,这一切,离不开小夏的支持,离不开家人的期望,更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我也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直到有一天,班主任打电话来,“政明,你考上了!”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我跑出家门,我想告诉每一个人,我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去找小夏,她听了消息,眼泪都出来了。“政明,我就知道你能行!”她笑着说,我看着她,心里暖暖的。

我知道,这一切,离不开小夏的支持,离不开家人的期望,更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我也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那个夏天,我等来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张纸——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握着它,就像握着未来的钥匙。我跑回家,把它递给爸妈。

“爹,妈,我考上了!”我激动地说。

他们看着通知书,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好,好,政明有出息了。”爹的声音都颤抖了。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胜利,这是我们全家的希望成真了。

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新篇章。

我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水分。

图书馆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书本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

我也写信给小夏,告诉她大学里的一切。她回信总是很快,信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我的鼓励。

“政明,你在大学要好好学,将来一定能有大出息。”她的话,总是那么朴实,却又那么有力。

大学四年,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我知道,这是我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不能辜负了小夏,不能辜负了爸妈,更不能辜负了我自己。

毕业那年,我拿到了一家国有银行的工作。

消息传回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在他们眼里,能在银行工作,那是祖坟冒青烟了。

我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去找小夏。“小夏,这是我的工资,我想先还你一些钱。”

她笑着摆摆手,“政明,那钱你不用还,我借给你就没打算要。”

“不行,那是借的,我必须还。”我坚持。

最后,她拗不过我,只得答应。我们去小饭馆吃饭,她只点了两个青菜。

“点多了浪费。”她说。

那顿饭,吃得我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我欠小夏的,不仅仅是钱。

工作后,我和小夏的关系也慢慢明朗了。

我们开始约会,散步,谈未来。

她的笑容,总能让我忘记一天的疲惫。

然而,生活总不会一帆风顺。

那年,小夏工作的工厂效益不好,很多工人都下岗了。

小夏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政明,我可能要下岗了。”她忧心忡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