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约组织的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伯格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中国,声称:如果中国不改变“支持俄罗斯的立场”,必然会受到经济的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斯托尔滕伯格言之凿凿的态度却没能持续太久。为了宣扬“中国威胁论”,这位北约秘书长列举了许多例子,然而其中却包括许多不能说的“小秘密”

俗话说“言多必失”,而斯托尔滕伯格就很真切的体会到了这句话,他的一番言论非但没有引起北约各国对中国的“敌视”,反而让许多欧洲人民开始仇视“美国”

观察者网 2024.06.18 《北约秘书长竟威胁:中国再支持俄罗斯,就要付出“经济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的斯托尔滕伯格开始不断“辩解”,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这位北约秘书长放狠话的现场变得“滑稽不堪”,他究竟说漏了什么?我国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北约秘书长称“中国必须付出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托尔滕伯格似乎发现了一张新的"王牌"——中国牌。这位北约秘书长近来频频在公开场合指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援,并威胁要对中国祭出经济制裁的大棒。

在访美期间,斯托尔滕伯格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客气地警告中国,如果继续在乌克兰战争中"支持俄罗斯",就要做好付出经济代价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声称中国正向俄方源源不断地输送先进军事技术,成为俄罗斯武器装备的重要"供应商"。面对斯氏的指控,中方坚决予以驳斥,强调中俄经贸合作光明正大,不应受到任何干扰。

斯托尔滕伯格打起"中国牌"并非孤军奋战。美国一些智库学者和政要也迅速加入合唱,煞有介事地讨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鼓吹印太国家参与到北约的"围俄",对遏制中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俨然一副"师出有名"的姿态。

然而,斯托尔滕伯格屡屡祭出"中国威胁论",背后有何盘算?是真正为乌克兰局势忧心忡忡,还是借题发挥、浑水摸鱼?亦或只是转移视线,掩盖北约内部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约能否继续紧密团结,有效遏制中俄"扩张",还是因内部利益分歧而日渐涣散?斯托尔滕伯格及其盟友口中的"公平正义",是否只是维护西方霸权的幌子?这些发人深省的问题,恐怕远非一两句"中国威胁论"就能回答清楚的。

言多必失,北约秘书长“多嘴”引起内部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托尔滕伯格喋喋不休地宣扬"中国威胁",似乎对北约内部的尴尬处境视而不见。这位秘书长在谈及增加核武器部署时,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他慌忙辩解,声称自己只是在阐述北约的核政策,并非要挑起核战争。然而,他的言论已经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争议,给北约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斯托尔滕伯格尴尬的是,他竟然公开承认,欧洲国家增加的军费开支大部分都将流入美国军工企业的口袋。

这番直白的表态,无异于给欧洲纳税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欧洲民众纷纷质疑,为何要为美国的军火商"买单"?北约的利益究竟是谁说了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俄乌战事的走向也让北约陷入两难境地。随着俄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进逼,乌克兰的局势愈发不容乐观。

而美欧内部在援乌问题上的分歧,更加凸显了北约的内部矛盾。一些欧洲国家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态度暧昧,民众对经济制裁的负面影响怨声载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托尔滕伯格虽然口头上信誓旦旦,要与俄罗斯和中国斗争到底,但北约内部的裂痕却在不断扩大。面对来自东方的咄咄逼人,面对盟友的犹疑不决,这位秘书长能否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约的未来,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是斯托尔滕伯格笔下的"中俄威胁"?还是美国背后的利益算盘?亦或是欧洲民众日益强烈的和平诉求?

美国刻意栽赃,遭我国强势回怼

鲁中日报 2024.06.18《北约秘书长威胁让中国“付出代价”?外交部驳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托尔滕伯格舞动"中国牌"的同时,美国的制裁大棒也没闲着。6月12日,美国一口气将300多个与俄有关的个人和实体列入黑名单,其中还"顺带"波及了不少中国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盛顿方面声称,这些受制裁对象借助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拜登总统在与北约"老友"会面时,也不忘"点名批评"中国。他宣称中方虽未直接向俄提供武器,但却助其生产军火,无异于"帮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中国驻美使馆和外交部发言人均予以有力驳斥。

我国代表多次重申,中俄开展互利合作,符合两国利益,不应受到任何干扰;同时严正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正当权益。

而对于北约秘书长的“威胁”,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更是回怼对方,希望有关方面停止甩锅,挑拨离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非西方领导人以为,只要不断重复"中国威胁"的说辞,就能让全世界"深信不疑"?殊不知,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掩盖不了单边制裁、集团对抗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阵阵寒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乌克兰危机的阴云笼罩下,在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面前,国际社会何去何从?人类要走向分裂对抗,还是携手共建美好世界?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