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是2015年6月27日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13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浦口区、六合区部分区域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面积386平方公里,涉及7个街道,常住人口约108万(第七次人口普查)。

根据国务院批复,江北新区的战略定位是“三区一平台”,即逐步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南京片区面积39.5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江北新区范围,江北进入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联动”发展新时期。

从以上对南京江北新区的介绍和国家层面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来看,江北新区的定位和政策支持不可谓不高,而且南京江北新区本身范围就置身原南京浦口区核心地段,起点基础远超绝大部分国家级新区,然而八年过去了,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并不尽人意。

江北新区甫一出台,一些投资客和部分人认为江北新区区位条件那么优越,而且是第二经济大省苏大强的唯一国家级新区,而且依靠六朝古都经济发达的南京城,假以时日,发展前景肯定直追天津新区,甚至可以和上海浦东新区相媲美。可八年过去了,别说和浦东新区比了,就连不是国家级新区的杭州滨江和郑州郑东新区都比不了,甚至不如旁边小弟合肥滨湖新区发展地更亮眼。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南京江北新区腹地狭长,辐射力和拓展力腾挪不畅。

南京江北新区说是江北,主要说是位于南京长江北岸。然而熟悉南京长江段走势的人都知道,从马鞍山采石矶一带开始,一直到南京八卦洲六合一线的长江段,基本是东北西南走向的,这段长江走势,也就是常见于史书上的江东说法的由来,从地图上和方位上来说,所谓的南京江北新区叫南京江西新区可能更符合实际。真正的南京江北其实是南京长江大桥以北至八卦洲和六合龙袍新城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狭长的江北新区

目前的南京江北新区范围呈东北西南鞋耙子布局,处于老山山脉和长江北岸之间的狭长地带,历来为浦口辖区,宽度仅5-6公里。南京本身就是狭长海马似的行政布局,发展中吃尽了行政区狭长带来的不便。现如今,规划的新区又来个狭长版本,真是吃一堑不长一智。规划区地形狭长再加上是东北西南走向,而南京的经济金融带和城市活力主轴是南北走向,且非常集中于新街口沿着地铁一号线到南部的江宁区域沿线。就导致,无论是市政建设、轨道交通、道路布局,很难施展,无法集中于一点一线去拓展延伸,主城外溢效应大打折扣。这就导致,南京在推进江北新区建设和长江两岸融合发展时,必须扩大江北新区的受辐射面,必须扩大过江通道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东新区过江轨道交通

而上海浦东新区则不同,一开始浦东新区划定范围就是围绕陆家嘴呈半圆形和扇形规划,2000年以后随着浦东新区的快速发展又吸纳了东南方向的川沙和南汇,一直到海边。而近在咫尺的西南部奉贤区却未被纳入浦东新区范围。这样的布局,就使得上海从浦西过黄浦江的轨道交通和市政道路可以一往无前的建设,像上海地铁二号线过了黄浦江就可以一直往前延伸到浦东国际机场,而不用向左右拐弯,从而带动地铁沿线经济带迅速隆起。陆家嘴-世纪大道-张江科技园区-浦东机场,完美延伸。

二,南京江北新区与南京现有经济和金融布局割裂,融合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东陆家嘴与浦西外滩紧靠着

上海浦东新区为什么可以短短几年就取得较为快速的发展,别的原因不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浦东新区原规划的核心区域紧紧依靠着上海黄浦江对岸的浦西金融和商业核心区。浦东新区陆家嘴发展区对面是哪里,那是上海的黄浦区、静安区和徐家汇,江对岸就是外滩金融区和南京路、豫园、静安寺商业核心区。隧道和地铁二号线一开通,金融和商业的溢出效应立马就扩散到了浦东的陆家嘴区域。与此类似,上海地铁十一号线和内环上中路隧道开通后,二者之间的浦东前滩地区开始于浦西徐家汇加速融合,成为了浦东发展建设的明星区域。

我们来看一下南京江北新区,南京目前的金融、商业与经济人口核心区在哪里?明眼人都知道,仍然在新街口及附近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新街口核心区

而南京江北新区规划的核心区对着的是哪里?江中间是巨大的江心洲北部三角区,过江则是很宽的绿化博览园,再往东是内环线和河西中地区一直到破败的老城南区域。这条沿线,除了建邺万达,基本上没有值得一提的金融区和商业集中区。

而且,江北新区核心区依靠的过江轨道地铁10号线过江后右拐走向了河西南和江东中路,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所谓的江核离新街口直线距离足有10公里多,更何况压根也没有直达互通的通道,所以,基本不存在金融和商业溢出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西江东中路商务区

而南京江北新区的规划区对面是南京的河西新城,众所周知,河西新城有形无实,河西并没有形成沿江CBD,反而是把金融和商业区布局在江东中路沿线。这就意味着,南京建设江北新区,只能依靠财政拿钱砸,砸出来个所谓的中央商务区,而不是靠借着主城区的资源外溢效应天然形成的金融和商业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江隧道

说一说,金融商业的就近溢出效应和工业企业的排他性。

一般来讲,在同一个城市,金融和商业区,在地域拓展上有很强烈的相邻溢出效应,一般会沿着商业街或者城市内河呈对称分布,很难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而减弱这种溢出效应。而工业区则不同,招商引资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闵行区在黄浦江西侧规划了工业区,浦东的奉贤区沿江地段工业区就竞争不过。

没有金融商业聚集助推,南京本身对人才和人口的吸引力都很薄弱,每年新增人口不足十万人,其中大部分还都选择留在了南部的江宁区域。,再加上招商引资乏力,优势产业集聚不足。南京江北新区这些年也就房地产业炒的热一些,其他建设发展乏善可陈,发展与预期差距较大。

如何破局,欢迎‬大家‬在‬评论‬下方‬积极‬留言‬讨论‬。

来源:蓝色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