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海日报6月18日消息,6月15日,随着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指挥赵世昌大声宣布:“试验数据保存完整,试验结束!”在中国电科院指导下,青海电科院联合鲁能新能源青海分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个100MWh构网型储能电站人工短路扰动试验,这也是青海首次针对构网型储能机组开展人工短路试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全球首个100MWh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青海格尔木鲁能50MW/100MWh构网型储能电站于5月31日正式投运,将进一步提升青海地区新能源接入比例,为有效解决我国弱电网环境下新能源接入问题起到积极示范作用。此次人工短路扰动试验作为构网型储能电站性能验证的系列试验之一,主要目的是验证构网型储能机组及电站应对电网事件时的调节特性。国网青海电科院抽调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团队,在西北网调、青海省调的统一组织下,历时30余天,针对35千伏不接地系统短路故障特性开展仿真分析和编制方案,认真做好现场测试环境勘察、落实储能机组测试点和试验设备,确保本次试验高效组织、有序协同和安全实施。

据赵世昌介绍,此次开展的两次35千伏人工短路扰动试验,分别在储能系统构网控制模式下的充电状态、储能系统构网控制模式下的放电状态+跟网控制模式下的充电状态,两种不同工况下进行,全面验证“双高”电网特性下构网性储能电站应对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事件时的调频、调压能力。

近年来,国网青海电力在构网型储能支撑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先后完成了全球首次构网型光储系统并网性能测试和业界首次构网型储能(弱电网)并网性能测试,积累了大量构网型储能的特性数据。

据青海日报,2024年5月31日,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全球首个100MWh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青海格尔木鲁能50MW/100MWh构网型储能电站正式投运,为进一步提升青海地区新能源接入比例,有效解决我国弱电网环境下新能源接入问题将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MW/100MWh构网型储能电站由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采用智能光储发电机解决方案,具备3倍的无功电流,5ms惯量启动时间,0.1~100Hz宽范围振荡抑制等特性,通过重构“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让新能源具备传统发电机一样“稳”的特性,可提升40%新能源接入比例,不仅在有效解决新能源不稳定、低惯量等特性方面做出了具体实践,更是为送端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占比高地区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支撑。

据介绍,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将立足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发挥,紧盯“做强科技、做优效益、做大规模”目标,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加快推进液态空气储能、异质结光伏组件、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技术以及光伏组件清扫机器人成果应用,以实际行动为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