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垮普京,就继续炒作所谓“中国援俄”,北约32国“下挑战书”威胁中方,要让中国付出经济代价,北约具体怎么说的?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

17号,正在美国访问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再次炒作起了所谓“中国援俄”话题,声称“如果中国‘继续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就要付出‘经济代价’”。他表示,中国向俄罗斯“分享了许多技术”,这些技术对于俄罗斯制造用于攻击乌克兰的导弹和武器“至关重要”。“如果中国不改变做法,我们应该考虑某种经济代价。”

这已经不是北约32国第一次炒作相关话题,向中方下“挑战书”,威胁中方了。此前,斯托尔滕贝格就妄图借此逼迫中国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选边站。当时他的说法是,中国一边向俄罗斯出口微电子产品,还为俄提供卫星能力和成像技术,一边又称希望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但这两者不可兼得。说白了就是,中国只能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选择其一。而这次他在访美期间,又再次重提了此种论调,称“中国想要在支持俄罗斯的同时维持与欧洲的关系,但这是不可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斯托尔滕贝格的这种论调,完全就是照着美国的话术版本来的。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曾声称,“中国不能一方面表态愿意与欧洲积极发展关系,却又同时赞助冷战后欧洲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现在斯托尔滕贝格在访美期间重提该论调,显然就是有意在配合美国炒作国际舆论,以坐实所谓“中国援俄”论调。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拜登政府就接连借所谓涉俄问题向中国发难。先是12号,拜登政府大幅扩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对象包括俄罗斯境内外被控助俄绕过制裁的300多个个人和实体,其中涉及中国企业。紧接着,13号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期间,G7又威胁中国的小型银行,例如限制有关银行使用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国际结算系统,或切断获得美元的渠道。说直白点就是,威胁切断中国银行的美元使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斯托尔滕贝格的言论,还是美国的单边制裁,这一切事实上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美西方国家现在眼见在俄乌战场上打不垮俄罗斯了,于是便将目光投向舆论战场,而炒作渲染所谓“中国援俄”论调就是其手段之一,其目的就是阻止中俄两国密切往来。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中俄贸易不断发展对俄乌冲突造成了影响”。第二,当前美西方手里已经没有什么“牌”可以打了,所以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炒冷饭”。对于美西方的这种做法,中方的回应十分明确,我们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绝不接受抹黑施压、甩锅推责。另外,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不应受到干扰和破坏,更不应成为抹黑遏制中国的工具。我们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就在美西方大肆炒作所谓“中国援俄”话题的同时,恰恰是美西方自己在对俄乌冲突不停的拱火浇油,让冲突延宕至今,现在又把破坏和平延宕危机的责任甩给别国,甚至把危机当成肆意制裁打压别国的良机,由此足见其险恶用心,可以说,美国、北约对这场俄乌冲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本就没有资格在该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