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太上皇乾隆去世后不久,宠臣和珅也在家中,用一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被抄家后的满目疮痍,还有用半辈子贪来的8亿两白银。

嘉庆皇帝在当时看到查办官员报上来的数字后,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为此他还亲自跑到监狱“看望”和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审讯了几句,嘉庆便忍不住地问和珅:“你贪那么多钱,怎么花才能花完啊?”

本来这就是愤怒和激动之下的宣泄,嘉庆也没打算让对方回应,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和珅不仅笑呵呵地回答了问题,还仅用了两句话,反而让自己变得哑口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才升官

大家对和珅了解甚多,认识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视剧中王刚老师的精彩演绎,让那个肥头大耳,圆滑世俗的“和大人”深入人心。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和珅可谓是一表人才。

英国大使马嘎尔尼,到中国请求乾隆开放通商的时候曾见过和珅,他这样夸赞道:“皮肤白皙,容貌英俊,幽默潇洒,谈笑风生,确实具有大国宰相的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和珅在生得一副好皮囊的同时,还拥有着丰富的内涵。

和珅的父亲官至福建副都统,按说应该是家境殷实,但不巧的是,母亲和父亲分别在他3岁、9岁时相继去世。

没有了双亲的保护,和珅和弟弟和琳数次被其他长辈赶出老宅,幸好有老家丁的照顾,他们才得以勉强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和珅竟然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咸安宫学习。咸安宫又称咸安宫官学,是雍正时期在宫内开办的,只针对三旗中优秀子弟开放的学堂。

在这里,年少的和珅渐渐开始绽放出光芒。幼年就历经磨难的和珅,没有其他同学身上的玩世不恭和骄傲放纵,他每天都是埋头读书,认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加倍的努力后,和珅不仅熟练掌握了汉、满、蒙、藏五种语言,还对中华经典研读颇深,受到了老师吴省兰的喜爱。

在交口称赞声中,“和珅”这个名字渐渐响亮了起来,不少大人物都知道了宫中有这么一位青年才俊,有些人还开始为家中后辈挑选起了伴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珅18岁就成功迎娶了当时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直隶总督,不仅是清朝九位最高级封疆大吏之一,还是拱卫京城的重要角色,能被这样的大人物相中,可见和珅才干不虚。

和当时的读书人一样,和珅也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最后还是没能通过这座独木桥,于是在妻子爷爷的帮助下,进入皇宫做了粘杆处的侍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得好,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和珅在工作中也没有丢下读书人的本分,每天都抽空读书写字,终于在到粘杆处的第二年,他遇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乾隆出巡山东的时候,和珅也作为随行人员陪同,无聊之间,乾隆问在场的人,谁参加过科举,是否还记得住题目与卷面中的诗词。

众人面面相觑,只有和珅大胆的回答,并且一字未错,这不由得让乾隆龙颜大悦,于是就又让他背诵了几首名篇,并且当即决定收他为身边仪仗队中的侍卫,那年和珅2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侍从向乾隆报告了一件罪犯越狱的事情,乾隆听后心中十分不满,就用《论语》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孰之过也?”这句话质问官员。

早就忘记《论语》内容的众官战战兢兢,不知道乾隆所说何意,又碍于天威在上,竟没有一个人发表看法,依旧是和珅站了出来:“典守者不得辞其过”。乾隆闻言不仅气消了,转而又与和珅攀谈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财堕落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才华展露,和珅渐渐成为了乾隆面前的红人,可是想要更进一步,除了智商高,还要有足够的情商去做锦上添花。

和珅就非常善于拍马屁。大家都知道,乾隆爱好写诗,虽然数量巨大,质量却并不高,但即使这样,和珅还是选择背诵下来,一副“小迷弟”的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道自己的上司爱面子,好虚荣,和珅还专门去模仿学习乾隆的字迹,最后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