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外债即将到期之际,中国送来了一阵及时雨,据阿根廷《号角报》消息,该国央行发布声明称,中国已经同意与阿根廷续签货币互换协议,总价值达350亿元人民币。这次续签,也为阿根廷经济争取了一段得以喘息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根廷央行

众所周知,阿根廷总统米莱上台以来,在经济层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力推“休克疗法”来治理阿根廷经济的顽疾。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疗效”似乎并不好,有数据显示,目前阿根廷的年通胀率已经攀升至了300%

以至于在参议院就米莱政府的“改革法案”进行投票之际,数千名阿根廷民众聚集在首都,抗议该法案,现场一度爆发了激烈冲突,导致数十人受伤。除了内部的阻力之外,米莱政府还要面临外部支付危机。

而这就需要阿根廷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偿还外债,以免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但阿根廷本国货币比索贬值严重,在国际上也缺乏足够的购买力,除非能够兑换到美元、欧元以及人民币这些在国际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的货币,阿根廷才有能力偿还外债,促进流动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根廷总统米莱

所以阿根廷总统米莱虽然在竞选初期对中国态度傲慢,但在上台之后,对华立场就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去年12月份,阿根廷媒体还报道称,总统米莱已经致信中方,请求中方加快推进两国货币互换协议

但那时中方并没有做出明确回复,一是因为米莱政府并没有明确表现出与中方接触的意愿;二是因为当时米莱政府的一些行为,比如拒绝加入“金砖”等等,让中阿两国的合作氛围笼罩在了阴影之中。

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中方在决定是否与阿根廷继续本币互换这件事上,保持一定的谨慎态度,是十分有必要的。事实证明,米莱个人的政治习惯,对中阿合作的大方向难以造成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阿关系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阿根廷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以及第二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了,仅仅在2023年,中阿双边贸易额就达到了1261亿元人民币。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对于阿根廷来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伙伴。

阿根廷的大豆、牛肉等产品,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买家,同时,阿根廷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来自外部的投资。在这一背景下,阿根廷总统米莱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不得不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

在中国同意续签中阿货币互换协议后,不到24小时,就有消息称,阿根廷总统米莱计划对中国展开访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米莱政府官员的话说“总统会去中国,只是日期尚未确定”。事实上,阿根廷总统访华也是常事,米莱的前任、费尔南德斯总统在任内就曾多次访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图右)

中阿两国高层外交,也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稳定因素,在这一点上,米莱确实需要向前人学习。对于中阿关系的未来道路要怎么走?中方其实也已经指出了方向,早前阿根廷外长蒙迪诺率团访华时,王毅外长曾指出,中阿要坚持走合作共赢的道路

首先,要做到夯实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关键问题上,继续坚定相互支持;其次就是要深化互利合作,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再者,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双边合作不应受第三方干扰;最后,就是要坚持团结协作,争取实现互利共赢。

这些话既是对阿根廷的期许,也是对中阿双边关系的期待,阿根廷作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的拉美国家,说明双方是有着高度的互信基础,以及广泛的合作空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根廷外长蒙迪诺、中国外长王毅

总而言之,这次中国又拉了阿根廷一把,米莱在当选总统后对华作出的三项承诺,包括重视中阿关系、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愿进一步促进中阿两国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入发展等等,这些承诺都应该说到做到,落到实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