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正值初夏,一声声蝉鸣似乎预示着这个夏天注定酷热难耐。

而此时,刚刚进入北京不过3个月时间的毛主席,却突然收到了一封意外来信。而在看过信件的内容之后,这位向来乐观的共产党领袖的心情、却变得异常沉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寄信者不是别人,正是时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兼任南京市委书记的刘伯承

就在不久之前,解放军二野、三野、四野共计120万部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渡江战役,并一举解放了军事、政治、文化重地南京。

考虑到南京城内的情况极为复杂特殊,为了避免潜伏在暗中的敌特分子搞破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同志们商议之后,决定由德高望重的刘伯承全权处理南京的一切事务。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只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刘伯承竟然就寄来了一封书信,声称一个名叫徐梦秋的54岁老人想要重新参加革命。

刚刚得知这件事情的毛主席并未放在心上,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想要继续革命、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而且眼下全国解放战争还未结束,毛主席每天还要忙着关注各地战事,这件事情便打算交给刘伯承自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当他闲暇时再次拿起那封信件,看到“徐梦秋”这个名字之后,过往的记忆瞬间被拉起。

毛主席当即找来助手嘱咐道:“快给刘伯承发电,把这个人抓起来!”

这个名叫徐梦秋的老者究竟是何人?他与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为何毛主席在看到他的名字之后,就立即要求刘伯承将其逮捕呢?

要想了解这其中的故事,还要从那个风雨飘摇的革命年代开始说起。

1

刘伯承信中所提到的徐梦秋,1901年出生于安徽省寿县,在他22岁那年、来到了上海大学求学,并加入了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中央周恩来、陈延年等人的带领下,徐梦秋多次组织工人运动,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也使得他深受组织上的器重。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破坏革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梦秋受到组织上委派,远赴苏联学习、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被反动派逮捕。

那段日子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刻骨铭心的,国共合作宣告破裂,中国革命形势岌岌可危,每一位民主进步人士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徐梦秋也不例外。

在苏联,他生活了3年之久,除了上课之外,他更多的时间是和一同赴苏的几名同志们待在一起。

每当讨论起国内的革命形势时,他便会忍不住地长吁短叹道:“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国,也不知道真有一天回国之后、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欣喜的是,组织上并没有让他等待太长时间,1930年8月,徐梦秋便接到了通知、要他秘密回国。

经过一番周密的准备之后,徐梦秋终于在次年年初来到了江西苏区,并见到了闻名已久的毛泽东和朱德两位同志。

由于当时红军队伍正在筹备组建军事委员会,三人刚一见面,毛主席便紧紧握着他的手询问道:“梦秋同志,你在苏联受苦了,组织上考虑安排你到军事委员会工作,你对职务方面有没有什么要求?”

徐梦秋闻言则当即表示,自己完全服从安排,并没有什么要求。

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你之前一直从事于文化工作,军事方面没有经验,不如现在军委做个秘书吧”。

就这样,刚刚回国的徐梦秋便成为了红军军事委员会秘书

而在不久之后,红军又成立了总政治部,为了搞好部队的革命宣传工作,徐梦秋兼任起宣传部长,同时在军委中又升任为秘书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晋升得如此迅速,除了徐梦秋自身有着超强的工作能力之外,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对他的信任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闲暇之时,毛主席总会找到徐梦秋,年龄相差8岁的两人促膝长谈、时常通宵达旦,上至革命未来、下至历史地理,无所不聊,彼此之间俨然成为关系密切的至交好友。

2

1934年10月,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时候,徐梦秋被任命为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开始逐渐接触部队的政工以及军事工作。

然而,漫漫长征路上艰难险阻不断,部队除了要提防围追堵截的反动派,还要时刻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挑战。

一路上,战士们缺衣少食,饥饿、寒冷已成为家常便饭,看上去稀松平常的草地上,却极有可能是吞噬无辜生命的沼泽地带。

1935年初秋,徐梦秋跟随中央红军终于抵达了甘肃境内。

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庆祝,随行的军医却告知了一个噩耗:“你的双腿冻伤严重,必须马上截肢,否则性命不保”。

听到这番话,徐梦秋满脸的惊愕。

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双腿,随即用力掐了几下,却感觉不到丝毫的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这时,徐梦秋才终于明白,自己虽然顺利走过了漫漫长征路,但双腿却已经落得终身残疾,搞不好还会要了自己的命!

经过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之后,他这才眼含热泪点了点头。

从那之后,徐梦秋便一直与轮椅作伴。

考虑到他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组织上便没有再为他安排具体的职务,徐梦秋便在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担任教授。

在这期间,他在生活上也受到了颇多的照顾,不仅每个月能领到一斤猪肉、半斤鸡蛋、两斤黄豆,还获准可以开小灶。

要知道,当时延安地区受到反动派的经济封锁,物资供应极为匮乏,像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也只能和战士们吃大锅饭,通常半个多月才能见点荤腥。

为了照顾他的情绪,毛主席、周恩来、以及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张闻天曾多次登门看望徐梦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看到他那残缺的双腿,毛主席总会感叹道:“梦秋同志,你为革命付出的太多,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听到毛主席的肺腑之言,徐梦秋眼含热泪地回应道:“我现在行动不方便,但还能继续讲课,一定要教育更多的学生”。

看着他身残志坚的模样,毛主席这才欣慰地点了点头:“作为一名革命战士,就要像你这样百折不挠,你就是我们党的‘红色历史学家’”。

从那之后,徐梦秋便有了一个新的头衔:红色历史学家。

而组织上的悉心照顾,也让徐梦秋深受感动,并立志一定要为革命事业多做贡献。

1937年11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徐梦秋就接到通知,要他与红30军政委蔡树藩、陕北军事部部长钟赤兵、以及张闻天的妻子刘英前往苏联疗养身体。

然而,当他们一行人抵达迪化之后,却被时任新疆省政府主席盛世才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当时处于国共联合抗日时期,而盛世才也佯装亲苏亲共。而且,毛主席的胞弟、化名为周彬的毛泽民也在新疆担任财政厅代理厅长,许多其他的同志也在新疆从事革命工作,这也使得徐梦秋等人放下了戒备。

在得到延安方面的允许之后,徐梦秋便留在了迪化担任新疆教育厅副厅长兼学院院长等职务。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当时新疆的教育极为落后,身为教育厅副厅长的徐梦秋便将情况汇报给了毛主席,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支持。

而毛主席在收到这封电报之后也极为重视,当即命令延安的宣传教育部门、报社、图书室整理了上千本书刊送往新疆。

与此同时,又帮助徐梦秋聘请了知名学者杜重远前往新疆学院工作,还邀请了茅盾、张仲实、史枚等文学家,赵丹、徐韬、朱令明、叶露茜等影视工作者远赴新疆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徐梦秋以及延安方面的努力下,新疆一改往日教育落后的窘境。

3

就在徐梦秋信心满满地开展革命工作的时候,一场灾难却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