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方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始终主张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资料图(图/新华社)

耿爽在联大非殖化特别委员会审议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时发言表示,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本质上是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殖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殖民主义造成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在21世纪的今天,固守殖民主义心态,延续殖民主义思维,妄想通过霸权、霸道、霸凌扩张本国利益,主宰他国命运,完全是逆潮流而动,注定是死路一条。

耿爽说,中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敦促英国积极回应阿根廷的要求,尽快与阿方重启对话谈判,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找到和平、公正、持久的解决办法。

这并非中国第一次就马岛问题阐述相关立场。2023年6月2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大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审议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时发言;2023年10月10日,耿爽在联大第四委员会非殖化议题一般性辩论上发言。两次发言中,耿爽都明确阐述了中国相关立场,即中国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消除殖民主义遗毒。

资料显示,马岛位于大西洋西南部,由英国于1833年占领。近200年来,该群岛一直是阿根廷和英国之间领土争端的焦点。1982年4月2日爆发的马岛战争中,共有255名英国士兵和650名阿根廷军人丧生,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但阿根廷一直拒绝放弃马岛主权。近年来,随着马岛周围油气能源的开发,争端更加频繁。

此前,阿根廷新任总统米莱在竞选期间就曾誓言夺回马岛。而面对阿根廷方面的诉求,英国政府始终拒绝谈判。英国首相苏纳克的发言人坚称,英国对福克兰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环球网、澎湃新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网

延伸阅读

米莱承认:从英国手中收回马岛主权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6日报道,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在总统府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接受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目前仍“在英国手中”。BBC认为,米莱就马岛问题所使用措辞“温和”,与阿根廷过去一些领导人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广播公司(BBC)6日报道称,阿根廷总统米莱接受其采访谈到马岛问题

报道说,米莱在受访时誓言,要通过外交渠道收回马岛,但他同时表示 “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米莱承认,从英国手中收回马岛主权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并称阿根廷不“寻求冲突”。他还批评一些政客“捶胸顿足要求该群岛主权,但没有任何结果”。

与此同时,报道提到,米莱称赞马岛战争期间执政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他接受采访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些与撒切尔夫人有关的纪念品。当被问及他是否仍然钦佩她时,米莱说,“因为国籍或种族而批评某人在理智上是非常靠不住的。我听过很多玛格丽特·撒切尔的演讲。她很聪明。所以这有什么问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莱在阿根廷总统府接受BBC记者采访

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今年2月曾到访马岛,并表示其主权不容讨论。米莱在接受BBC采访时说,“如果这块领土现在英国手中,他有权这么做。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挑衅。”

BBC评论说,“这似乎是一句具有重要意义的言论,因为(阿根廷)过去的领导人和许多阿根廷人一直拒绝承认这些岛屿是英国的。”

米莱还表示,他希望马岛在和平框架下成为阿根廷领土的一部分。“我们不会放弃我们的主权,也不会寻求与英国发生冲突。”报道说,但他拒绝设定时间表,并表示“这需要时间”,且将涉及“长期的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梅伦于今年2月访问马岛,并参观马岛战争纪念碑

当被问及英国为什么会同意这一点时,他告诉BBC记者,“他们今天可能不想谈判。在以后的某个时候,他们可能就会想这么做。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立场都发生变化。”

BBC说,米莱否认马岛问题不是优先事项的说法,但在被追问时,他承认,“当然”,这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根据BBC的说法,米莱的言辞明显比阿根廷前任总统费尔南德斯更为“温和”,后者曾称马岛是“被窃取的土地”,英国对这片土地的主张“令人厌恶”。此外,考虑到米莱在竞选期间有关其他政策问题的激进态度,他在马岛问题上的表态也令一些人感到惊讶。

阿根廷和英国一直对马岛主权存有争议。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马岛夺取控制权,战争随即爆发。马岛战争持续了74天,以英国的胜利告终。阿根廷战败后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主权的要求。英国则坚持拒绝与阿根廷就马岛主权问题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