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知网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国家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唯有中国至今仍在,其余三国早就消弭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呢?

不同国家的历史学者都试图给出答案,但是他们似乎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到了上世纪末,有位英国教授甚至提出,印度和埃及都存在啊,为什么说中国是唯一存世的文明古国呢?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这位英国教授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古印度和古埃及的灭亡

这位英国教授的疑问,其实也是许多西方学者经常犯的错误,他们错误地将古埃及和古印度和如今的埃及、印度相比较。

要想厘清二者的区别,我们就要从古埃及和古印度的灭亡说起。

古埃及是怎么灭亡的?

公元前1560年左右,雅利安人因为气候变化开始迁徙,其中一支就来到了中东地区,并很快就在如今的伊朗、土耳其、伊拉克等地建立起了庞大的国家。

当时的古埃及正处于衰落期,闪族人很快就入侵了古埃及,并且占据了尼罗河三角洲北部的大片区域。

可见,这一时期的古埃及非常弱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阿赫摩斯法老的带领下,古埃及最终打赢了闪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的百年间,古埃及陆续遭到地中海各个部落的侵扰,为了平息叛乱,古埃及陷入了严重的内耗之中,这也导致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终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被波斯帝国吞并。

到了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大军攻入埃及,波斯王朝覆灭,至此,埃及又进入了希腊的统治之下。

古埃及的标志就是法老制度,因为这一古老的制度已经延续了超过三千年,亚历山大大帝不仅是消灭了波斯王朝,更重要的是彻底取消了法老制。

如果说在波斯帝国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了其附属的一个省,虽然受制于人,但仍然保有自身的文化属性。

可希腊入主之后的古埃及,已经彻底没了文化核心,因此古埃及自然就不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印度又是如何灭亡的呢?

提到印度,就不得不提到阿育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同时也是将孔雀王朝带到巅峰的无上帝王。

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古印度的疆域涵盖了如今的阿富汗和孟加拉国。

为了管理好这么庞大的国家,阿育王还是将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通过权力控制军事和外交,可以说,此时的孔雀王朝就是阿育王个人意志的具象化。

但随着阿育王去世,孔雀王朝一时间没了主心骨,内部随之产生了分裂,不仅如此,雅利安人、安息人的入侵也给了王朝致命一击。

雅利安人接管后,建立了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将古印度的阶级彻底打破,人们开始分为三六九等,男人的地位显著高于女人。

层层压迫之下,普通的印度民众根本无法翻身,他们只能忍受着雅利安人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判断的标准

可以看出,虽然如今的埃及和印度,依然延续了古埃及和古印度的国名,但是内核已经完全不同了,这就要涉及到文明古国延续至今的判断标准。

首先,既然要说一个古国没有断层,那表明二者之间在文化上要有传承和连续性。

但是古埃及在经历了多次的外族入侵之后,其文化也遭到了解构和分层,特别是在波斯帝国统治下的古埃及,其语言都消失了。

古印度也是一样,在雅利安人入主之前,印度国内的宗教百花齐放,但如今的印度,国内的主流宗教却是佛教。

从社会结构上来看,古埃及是法老制,也就是所谓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与君主立宪制还不一样,虽然后者也是一国之君拥有最高权力,但是在君王之外还有宪法来规定王公贵族们的行为,因此算是民主制度的一种,专制制度则完全是封建王权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多次社会结构的转变,这也是因为政治体制的改变带来的,阿育王执政期间,古印度是大帝国,但在其余的年代,印度采取的是城邦制。

可是如今的印度和埃及,一个是共和制,通过总统来领导国家;

一个则是联邦制,总理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首脑,但其权力并非是至高无上的,还有众议院的议员们,各个联邦的代表们,都可以对总理的施政提出不同的看法。

这么看来,印度的政治环境似乎更加复杂。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如今的印度和埃及,经过无数次历史大潮的冲刷之后,已经和曾经的文明古国完全不同了。

不仅文化没有完整保留下来,就连种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样的国家只能说还保有曾经的文化遗产,但早已经不是曾经的文明古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中国的延续

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灭亡,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外族入侵”,且直接覆盖了本族原有的文化。

然而在中国古代,“外族入侵”时有发生,但覆盖和替代中原文明,压根儿就不可能。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得知,文明古国延续的判断标准,最重要的其实并非是如今是否强大,而是看这个国家有没有将文明传承下来。

中国当然做到了这一点。

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宋朝的程朱理学,再到明朝的王阳明心学,还有清朝末期出现的民主思想。

可见,我国的思想传承完全是有迹可循的,每个时代出现的时代精神都是对上一个时代的总结和升华。儒家思想作为巩固统治的武器,在民国时期却出现了“新儒家”的提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足以说明中国各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在针对文化去粗取精,这才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永不断绝。

除此之外,种族的延续也是文明古国的标志。

印度和埃及,如今都是多种族,但民族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大一统,他们甚至还会给自己国家的民族分个“三六九等”。

反观中国,千年来中原大地经历了无数次外族入侵,但最终外族都融入了汉家天下。

他们的入侵并没有造成中华文明的损失,反而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元素,这种海纳百川的文化吸引力,才是中国屹立不倒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虽然有着五十六个民族,但从古就在走“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一统”的路子,即便是少数民族掌权的元、清时期,统治者也深刻知道汉族文化的重要性,要求本族人大力推崇和学习汉文化。

汉族文明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让众多民族在数千年的文化大融合之下,实现了从现实到文明上的真正统一。

在中国,56个民族真的像是一家生出的56个兄弟姐妹一般,可能有各自的性格、喜好,但每个兄弟姐妹心中都明白:自己是华夏子孙,对中国有着深深的归属感。

中国千年发展下来,早就不怎么注重所谓的“血统论”了,而是更加在意文化认同感。

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便是强烈的文化自信心。

因为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这种文化自信,所以中国文明才能流传千年、甚至万年不衰。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四大文明古国之中为何只有中国的文明未发生断裂》——熊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