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6月19日消息 A股“国家队”又出手,这次方向瞄准了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与之前盘中买,盘后公告的“低调”公告增持相比,这次 “国家队”成员之一的中国国新控股高调了不少。19日A股、港股盘中,中国国新控股在官网挂出公告,迫不及待的官宣旗下国新投资认购了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首发份额。在通稿中,中国国新表示给出了两大理由:第一是传递出坚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积极信号;第二是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维护央企市场价值,提升港股央企上市公司定价权方面的责任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具体认购份额成迷,究竟了买了多少,中国国新控股并没有透露。

不过,港股为此大为提振,恒生指数涨超2.5%,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此次的主角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近3%,其中华润建材涨超8%,中国海洋石油涨超5%,国药控股、华润燃气、中海油田等纷纷大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红利策略超额收益再创新高

据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挂钩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该指数由国新投资联合中证指数公司编制,从成份股来看,该指数主要聚焦能源、电信服务等板块,前十大重仓股不乏中国神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央企龙头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1日,“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近一年的累计净收益率达23.69%,近三年累计净收益率达67.55%,基日以来累计净收益率85.03%。同时,该指数市盈率约8.16倍,市净率约0.81倍,整体估值表现处于低位;股息率为4.91%,红利效应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红利策略超额收益再创新高。华福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自5月20日大盘回调以来,红利策略超额收益再度走强,红利类指数普遍都收获了3个点左右的超额收益,延续了自2021年以来超额收益向上的趋势。在红利策略亮眼表现的带动下,相关基金产品的发行迎来高潮。今年以来名称中带有“红利”或“高股息”字样的新发公募基金数量为47只,占全部新发基金的7.7%,与往年相比出现大幅增加。

此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近半年大涨近31%,相比于同期恒生指数、中证红利指数6%、13%的涨幅,超额收益明显。

或与宏观利率下行周期有关

至于A股“国家队”罕见追高,或与是宏观利率下行周期中资产性价比的抬升有关。

2021年以来,我国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截止2024年6月14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录得2.256%,处于历史极端低位。在收益率下行的宏观环境中,红利资产低估值、高分红、确定分红的“生息”价值凸显。

对于后市,华福证券指出近期在市场的追捧下,红利策略的资产性价比有所回落,短期内超额收益存在回调的可能。华福证券以红利属性较强的水电板块为例,近期大涨后板块的股息率与长端利率的利差已回落至0附近。性价比回落后超额收益承压的可能性较大,从历史上看,在前两次水电板块股息率利差收窄至0附近后,板块的超额收益都有一定程度的回落。除水电外,其他的红利资产性价比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例如煤炭的股息率利差也已回落至前期位置。

在央企ETF领域谋划已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新控股曾在去年底抄底A股,引发波澜。

去年12月1日下午,有媒体爆料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于当日进场买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产品,所购入的ETF产品多为跟踪央企指数产品。当日盘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国新成立于2010年12月22日,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之一,2016年初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截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近8600亿元;2022年净利润近240亿元。国新投资隶属于中国国新,截至2023年1月底,国新投资累计投资A股央企上市公司236家(约占全部A股央企上市公司的63%),其中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70.14%。

而国新控股在ETF尤其是央企ETF领域谋划已久,从去年五月份就开始深度介入。

2023年5月11日,上交所举办“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其中上交所、中国国新相关领导将出席会议。

国新投资党委委员陈娇在宣介会上表示“在新型举国体制下,中央企业正在逐步地实现,由单一的产业视角向产业链视角联合创新联合体视角来转变。随着发展模式的转变,处于核心地位的优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中持续打开成长空间,获得与之相匹配的估值。”

陈娇还表示通过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始终是国资央企区别于其他市场主体的一个独特的价值。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