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向非法“坐滩”仁爱礁的登陆舰运送补给品失败,且载有多名菲海军特战大队士兵的船只遭中国海警登船执法一事仍在发酵。随着菲律宾国内媒体对事件细节的逐步披露,基本可确定当时强闯仁爱礁临近海域的多名菲军特种兵均携带了枪支等武器,但这些显然没能让他们实现“自保”。面对多艘冲向自己的中国海警快艇,菲军特种兵们搭乘的刚性充气艇被结结实实地猛撞了一顿,期间一名菲军士兵的手指被夹断。另有菲律宾媒体称,登上菲方快艇的中国海警队员还对这群菲军实施了“肢体伤害”,说白了就是这些菲军士兵挨揍了。

悬挂菲律宾国旗的快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悬挂菲律宾国旗的快艇

对于这场博弈的结果,国内网友自然是一片叫好,相关报道的评论区下热闹非凡。不过与此同时,也一些人发出了疑惑不解的声音:堂堂的菲律宾特种部队士兵,为何被身为准军事力量的中国海警“掀翻在地”?手中有枪的菲军士兵当时怎么没敢开火呢?乍一看,这个问题确实问到点子上了。作为一国武装力量“精华中的精华”,特种部队士兵在关键时刻居然让手中的枪成了毫无用处的“烧火棍”,不仅被对方轻易登船缴械,甚至还挨了一顿胖揍,这怎么想都不是特种兵该有的表现。但其实只要我们稍稍多想一点,个中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国产大中型海警船普遍可携带快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大中型海警船普遍可携带快艇

抛开“因非法侵闯他国领海而做贼心虚”的心理因素不谈,谁说这些菲律宾人面对的只是中国海警一线执法人员?中国领海面积广袤,吨位小、适航性有限且续航力不大的海警执法快艇往往只能在沿海水域执行任务,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深入南海腹地活动。出现在诸如南海仁爱礁和黄岩岛等水域的海警执法快艇,基本都是由吨位较大、续航力充足的大中型海警船所携带。当大中型海警船面对一些体积小、机动性好且航速较快的小艇类目标时,就会派出自身携带的快艇来应对。

中国海警船76毫米口径主炮开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警船76毫米口径主炮开火

也就是说,在中国海警队员处置此次事件时,菲方船只上的特种兵所看到的恐并不只是冲向自己的中国海警快艇,更有就在不远处游弋的大吨位海警船,不排除这些海警船的76毫米口径主炮和速射炮的炮口,早已对准了非法侵闯仁爱礁临近海域的菲方船只。在这些可轻易将自己“打到渣都不剩”的大威力武器的面前,即便强如菲军特种兵,也只有老老实实地缴枪投降和抱头挨揍的份,这场面换谁敢开枪?

中国海警登船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警登船检查

另外,从此次中国海警在南海仁爱礁方向的成功处置案例中,我们或许能读出某些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中国在对外斗争策略方面恐出现了某些改变,从以往略显被动的“等待对手‘开第一枪’后,再实施防守反击”,变成了更为强势的“主动出击性防守”。虽然我们的目的都是防守,即仅是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但主动出击的形式显然会让我们在气势和立场上更具优势,在应对手段和所取得的效果等方面也更为理想。只要潜在对手不敢进一步升级事态,那斗争主动权就只会被我们握于手中,它们将不得不跟着中国的节奏走,进而逐步疲于应对,斗争的胜利就会是我们的。

中国对外斗争策略或出现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对外斗争策略或出现改变

相信在未来面对类似的斗争需求时,我们仍会在必要时刻运用这一成功经验,主动出手解决问题,连让对手“开第一枪”的机会都没有。菲律宾成了最先被拿来开刀试水的对象,只能说小马科斯政府这是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