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以亿计的人受其影响。

糖尿病不仅会影响身体内部的器官,也会反映在外在的皮肤表现上。

患有糖尿病的身体变化

1.脸色发红

脸色发红可能是血糖过高的一个明显表现。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身体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面部血管扩张,从而出现红晕。此外,高血糖还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阻碍血液流动,进一步加重面部红斑。

2.视力下降

高血糖会对眼部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视力下降。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即因高血糖而损害视网膜血管,引起视网膜功能受损。

高血糖引起视网膜缺氧,会影响其正常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失明。一旦出现视力下降,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查,以采取及时治疗预防失明。

3.口唇发白

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口唇可能发白,失去了健康的粉红色。这可能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导致的血氧供应不足。

4.面部浮肿

面部浮肿往往是糖尿病肾病的表现。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肾脏不能及时代谢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就会导致皮肤水肿。

早期一般表现为颜面部和眼睑浮肿,随着病情加重,水肿会逐渐向下肢扩散。统计显示约2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此类问题。

5.黄色瘤

黄色瘤是好发于眼睑的一种皮肤病变,多见于上眼睑内眦部位。它的发生与代谢障碍有关,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脂,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诱因。文献显示约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黄色瘤。

目前,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不会留下疤痕。此外,控制好血糖、血脂也很重要,有助于预防复发。

牢记3个"9"

1.血糖要低于13.9mmol/L

如果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会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血糖要高于3.9mmol/L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5~7.5 mmol/L,餐后两小时在7.5~8.5 mmol/L。当血糖下降时,胰岛素分泌不能及时调节,容易发生低血糖,引起头晕、乏力、心慌、出汗等症状,甚至昏迷。

3.糖化血红蛋白要低于9.0%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期血糖水平,正常为4%~5.9%。6%~7%为较理想,7%~8%一般,8%~9%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过高,容易导致并发症,需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通过严格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维持理想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建议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遵循"管住嘴,迈开腿"的原则非常重要,这可以有效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1.合理控制饮食

摆脱"吃喝自由"的习惯,按照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确定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并合理分配到三餐中。

优选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主食以粗粮、杂粮为主,如小米、黑米、荞麦等。也可选择玉米、土豆、山药等代替主食。

饮食搭配要尽量多样化,多食用绿色蔬菜,饭前先吃菜可以延缓淀粉的消化,有利于血糖稳定。

2.适度运动

吃完饭半小时内尽量别坐下,可以做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洗碗、打扫卫生等,这样既对餐后血糖控制有益,也可有助于消化。

保证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登山、爬楼、游泳、划船、球类、跑步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体重管理。

通过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来源:老年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房怡晓

一审:缪军;二审:夏琳;三审: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