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沙特在中东地区拥有的武器装备是比较先进的了,但其军事实力却很菜。

不过从过去近40年至今,沙特奇迹般地避开了大规模的战乱,享受了一段难能可贵的和平发展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宁静的背后,离不开其手中的一张王牌——东风-3弹道导弹,尤其是在海湾战争期间,其存在为沙特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沙特是个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国民享受着从教育到医疗的全方位福利,生活安逸,志趣偏于奢华享受,这使得沙特军队在纪律与战斗精神上难以与严格训练的军队相提并论。

加之缺乏对军事战略的深入探索和系统的战术训练,其作战能力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特的国家体制始终仍停留在封建阶段,重要领域均由王室成员掌控,特殊国情限制了其在科技与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上的步伐,

尽管腰缠万贯,国防预算充裕,但在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的发展上乏善可陈,

与同区域的以色列和伊朗相比,沙特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滞后尤为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其地区竞争对手如以色列、伊朗在军事、科技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而沙特的高福利政策,更像是一种维持王室统治稳定的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如何确保国家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规武器已不能保护国家安全。

而在海湾战争时期,沙特面临着来自伊拉克、伊朗和以色列等国虎视眈眈,迫使沙特急需一种能够覆盖整个中东地区、具有强大威慑力的武器——中程弹道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沙特亲王苏尔坦曾秘密访问了多个军事强国,还曾向美国和苏联求助,但均遭到拒绝。

无奈之下,沙特只好将希望寄托于中国,1987年,苏尔坦亲王借访问马来西亚之名,悄悄来到我国访问,表面上是声称考察轻武器,实则是盯上了东风-3

那时候中沙尚未建交,苏尔坦的访问自然引起了多方关注,我国在了解到沙特的真实需求后,决定出售东风-3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射程可达3000公里,并配备有1.5吨高爆弹头,足以构成对中东乃至以色列的绝对威胁,对于沙特而言,堪称“国之重器”。

最终,沙特提出以35亿美元购买35枚东风-3导弹,对于当时外汇储备仅22亿美元的我国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今天数百亿的价值,

我国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还额外赠送了一枚,这桩交易成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项军事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3导弹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沙特的自保能力,沙特为此在苏莱伊勒沙漠建立了完备的导弹基地,该基地逐渐演变为一座繁华的城市,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沙特虽未直接干预,但通过不断展示已准备就绪的东风-3导弹,成功地遏制了伊拉克的进一步行动,展现了东风-3的不凡威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今日,这批东风-3导弹仍是沙特战略防御的核心,尽管沙特正在寻求升级换代,但东风-3在维护沙特和平中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沙特与中国的军事合作,正是始于这段东风-3导弹的交易,两国关系也因此而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