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关于查税的消息比较多,什么倒查30年,还有传炒美股要收税。

今天从两个典型案例聊起,系统得和大家说说。

01

一个是关于炒美股收税的传闻。

起源是有自媒体写文章,说炒美股的收到个税App申报提示,马上炒美股要缴税了。其实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

一方面,老南问了身边一圈有海外股票账户,且有持仓的,有的人表示收到了,但也有人并没收到。

另一方面,个税App的提示,是个税年度汇算期间的“申报提示”,即是“是否存在从境外取得收入”,并没有提到美股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直接把有境外所得要申报的提示,理解为炒美股要缴税,逻辑上说不通。那为啥会有这个提示?什么人会收到这个提示?

因为CRS——《共同申报准则》。

CRS是G20委托OECD经合组织发起的,一个全球税收信息共享系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都在报送范围,不仅仅香港地区,还有新加坡,包括各种BVI岛国,都在报送之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你在香港地区金融机构开立的账户,你是中国内地税收居民,则香港金融机构,是要把你的账户信息,报送给内地的税务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在海外炒美股、港股的,大部分户都开在香港地区,少数开在新加坡,这都是CRS报送的范围。

02

早在2016年,老南就写了《全球税收网背后的阴谋》,提醒大家CRS来了,17年写了《你被CRS恐慌营销没?》、18年写了《税收新规落地:有人心惊胆战 有人硬说利好》,持续建议大家关注CRS。

在19年,写了《海外有钱的,要注意了》,老南自己的海外账户,收到了券商转发的,美国国税局(IRS)的“IRS W-8表格”填写邮件,同时还有《税务居住地自我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自我声明,正是CRS的报送表格。

估计很多人当时稀里糊涂的填了,早就忘记这事了,这个表格是每年都要填的。

所以个税App这次的提示,大概率是通过CRS的信息报送,发现你22年、23年,存在境外新增收入,但你在年度个税汇算清缴,并没有上报,所以提醒你要上报。

至于这和你是否炒美股,没啥关系,核心是你海外账户有新增收入。

03

另一个案例,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告,宣布因税收政策原因导致停工停产。

网上99%的文章,都比较情绪化,很少有专业的分析。我看了一圈,少数几个做税务研究和化工业内的公众号,把这事分析的比较透彻。

有兴趣可以参考这篇——《税务应对不能抱薪救火之重芳烃》,讲的非常专业。

我这里简单说下,因为原油相关产品,一直是要缴纳消费税的。但不少化工企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搞擦边球,规避消费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这家上市公司,一开始生产“重芳烃”,但去年税总打了补丁——《成品油征税范围注释》,确认“重芳烃”等还是属于原油制品,按照消费税“连续生产”原则,属于缴税范围。

然后上市公司继续技术魔改,弄了个叫“重芳烃衍生品”的产品出来,认为不要缴纳消费税。但地方税局认为,按照税总的文件,这个依然是在征税范围。

这事从去年3月双方一直争议到最近,上市公司发出停产公告,搞出了舆论事件。

这事本质上,是个实质和形式的争议,税局坚持从实质出发,上市公司则坚持从形式出发。

04

最近两年,因为经济下行期,不少新闻一旦涉税,很容易弄成大新闻。

很多自媒体,在“税法是恶法“的立场下展开叙事结构,骂一句税法,可得老板万千点赞;批一句税局,可得榜一大哥火箭。尤其是这几年,所谓金税4上线,倒查30年之类的说法。

但实际上,老南今天在写这篇文章时,特地和多地税局的朋友打听了下,全国范围,到今天,一方面金税4期还没上线,也就说,过去这两三年,一直被很多自媒体恐慌营销的大杀器,压根就没上线。另一方面,目前也没有倒查几十年的政策。

其实去年“16号内参”一上线,我就写了一篇和地方税局内部交流的报告。

包括税局是如何查税的,系统逻辑是啥,有哪些危险的行为,税局的统一身份管理平台和“一户式”菜单,究竟能看到企业的哪些信息。

只有了解这些专业、靠谱的信息,才能对自身业务发展的税收成本客观评估。

如企业千万不要买票,因为一旦这些票贩子被查到,你的企业会在税局的系统里,立刻警示有风险,然后自然会被查税。

而且,多说一句,金税4相对于3,并不是本质性的改变,只是系统的部分升级。

而且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就是不会关联到个人的银行卡信息,因为海量的数据根本处理不过来,这个体量比铁总的12306大太多了。

对于税收问题,要特别避免情绪化,一定要专业,不然反而容易踩大坑。

典型案例就是前几年,一堆自媒体用金税4恐慌营销、引流、获客,然后让一大帮中小企业主,去一些地区通过个独的方式避税,最后大量被查到补税,这里面最出名的叫薇娅。

其实稍微专业点的都明白,个独是国家对一些个体工商户的税收优惠政策,实际税率不到5%。

一两百万规模的也就算了,你几千万、上亿、甚至上百亿的去走个独通道,不是找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