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来袭,中方此时罕见增持美债,不怕拜登政府赖账不还吗?在中美近日的隔空互动中,双方达成新的共识,但华盛顿会一直遵守吗?

美联储虽然还是咬牙不降息,但不可否认的是,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实际上已经结束,随着欧洲央行此前率先降息,全球降息潮已悄然来袭。在全球降息的背景下,各国流动性问题会缓解,人民币汇率承受的压力更是会大幅减少,对中方来说,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利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罕见地增持美债。

根据美国财政部18号公布的数据,今年4月,中方的美债持有量为7707亿美元,比3月份增长33亿美元,这是中方今年来第一次增持美债,打破了数个月来的连续减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里,肯定有网友会问,在中美关系依旧不稳的当下,为何中方突然结束连续减持,开始增持美债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可能原因。

一方面,中方4月份增持的美债很少,这不一定是中方主动增持,很可能是“被动增持”的。

简单说,美债的价格被市场推高,就会导致持有者什么都没干,手中的美债总量就多了,这就是“被动增持”,反之亦然。考虑到区区33亿美元的变化实在太小,与其说中方增持美债,不如说中方按兵不动,基本没有主动调整自己的美债持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方面,中方此时不继续减持美债,或许和中美关系逐渐缓和有关。

今年以来,中美展开了一系列各层级交流,逐渐稳定了关系,至少给双边关系螺旋式恶化踩下了“刹车”。此时,中方可能是基于和美国稳定关系的考虑,才减缓了减持美债的速度。当然可能有人要说,中方继续持有超过七千亿美元的美债,不怕美国赖账吗?不得不承认,虽然远期来看,美国政府的偿债能力令人怀疑,但短期内,美国不太可能赖账。别的不说

,一旦美债违约,对美国的国家信誉将造成灾难性的打击,用“金融海啸”来形容都保守了。所以,美国总统拜登早在去年就专门发文回应美债问题,他号称“美国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国家。美国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不还债”。尽管他的话有夸张成分,但华盛顿不敢轻易赖账,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中美双方不约而同地释放了一些缓和信号。近日,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在美国智库的一场活动中表示,

尽管中美两国存在分歧,但他不认为待办事项清单上加上“颠覆国际舞台上另一个领先大国”符合美国利益。坎贝尔强调,美国应当接受中方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体,理解中方的重要关切,和中方实现共存。

无独有偶,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1.5轨对话上,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出席对话并发表主旨讲话,

中方和与会的美方代表达成一致,双方同意中美应坚持和平共处,避免冲突对抗,需加强风险管控,重视和妥善处理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虽然坎贝尔和中方官员不在一个场合表达上述观点,但双方的表态,可谓是殊途同归,共同走向了管控中美关系,避免双方关系失控这一点。

归根结底,中美两个大国,若关系失控,对两国乃至全球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后果,哪怕美国希望遏制中方,但他们仍然需要确保中美关系稳定,不能让中美直接爆发军事冲突。

只不过,华盛顿现在或许还能坚持中美和平共处的共识,但若美方的所谓“恐华症”一直发作,华盛顿继续把打压中方作为战略目标,那么难保美国能一直遵守这个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