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古代时期的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被称为世界历史中的四大文明古国,这四个国家创造了大量的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千年以后,巴比伦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印度、埃及仍然存在。

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亚洲国土面积第一和第二大的国家。

然而在文化方面,只有中国仍遗存有大量的文化遗迹和文化传统,埃及只剩了历史文物,印度的古文化遗存则更少。

不客气地说,传统文化已经在另三个国家消失了。

近年来韩国却突然开始重视起历史文化了,动不动就将一些文化资源申请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企图提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张冠李戴>—●

令人没想到的是,韩国竟然将许多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戴上韩国的帽子。

例如将端午节、针灸申请为韩国的传统文化,这是明目张胆的剽窃行为。

更让人吃惊的是,一些韩国人还声称,是中国剽窃了韩国文化,而且是正在剽窃韩国文化

某些韩国精英还拿出了一些理论证据,企图从8个方面证明中国正在偷窃韩国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家名叫quora的美国问答网站上,有人提出了一个具有挑衅性的错误问题。

他说:作为一个韩国人,当中国将韩国的文化说成是他们的文化时,你是什么反应?

这种胡说八道的问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

多数人都表示明明是韩国在偷窃中国的文化,将中国的文化说成是韩国的文化,但也有一些另类的说法。

一个自称韩国乐金集团经理的韩国人的回答最令人大跌眼镜。

他的意见与多数人的意见正好相反,他举出了8个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韩国的一段历史,二是韩国的农历新年,三是韩国的跆拳道,四和五是韩服和帽子。

剩下三项都是韩国的饮食,分别是泡菜、紫苏叶包烤肉、参鸡汤。

首先这位韩国经理表示,历史上的高句丽就是现在的韩国,高句丽的历史就是韩国的历史,现在的领土分界不能否定历史事实。

真实的历史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中韩领土边界与当前的边界并无二致。

谁都知道在中国唐朝时期,当时的高句丽国趁中国国内大乱,曾大举入侵中国,占领了东北的很多地区,并在那里统治了数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薛仁贵通过征东战争赶走了侵略者,这才使中韩之间的边界恢复了正常的状态。

也就是说,明明是韩国曾经抢走了中国的土地,而不是中国当时偷窃了韩国的土地。

之后韩国长期成为中国的附属国,每年派使臣到中国进贡,向中国皇帝行礼。

直至近代日本占领了整个朝鲜半岛后,韩国才停止了进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关于韩国的人来源,在韩国的一些书籍中也认为,是中国商朝时期的箕子等一些皇室后裔逃到该岛上以后,形成了一个民族。

中国商朝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诸侯国周国起兵造反,直接攻入商朝的首都。

一些商朝的太子或被杀,或流亡至国外,箕子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荒谬言论>—●

二是韩国的农历新年。

韩国这位经理称,在韩国等国家也过农历新年,所以说,农历新年不应该叫做中国农历新年。

农历是中国先人创造的一种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传统历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

农历春节的饮食、穿着打扮等民俗,通过韩国、日本等国家到中国来访问和学习的学者,带回了这些国家,并在这些国家得到了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明朝时期,国力强大无比,当时韩国对中国的崇拜就像中国唐朝时期日本对中国的崇拜一样。

因为崇拜,所以韩国当时还使用了中国的年号崇祯。

直到明朝灭亡时,韩国仍然使用了一段时期这个年号。

当前在中日韩等国仍然存在的一些书籍中,仍存在着韩国使用明朝时期年号的记录。

如中国的中兽医书籍《元亨疗马集》传播到韩国并在韩国印刷的时候,其出版时间就用了崇祯年号。

由此可见,农历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因为别人用了,就说同属于别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跆拳道。

中国一传武术明星曾经说过,很多武术技术起源于中国,跆拳道也同样起源于中国。

这个说法没有问题,起源并不是说完全从中国照抄,而是从中国获得一些技术以后加以改造。

但韩国这位经理却说跆拳道是韩国传统武术,中国人的这种说法是剽窃韩国文化。

中国人只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根本不存在剽窃这一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现在确实在大力推广跆拳道,这是学习,不是剽窃,就像印度采购俄罗斯的武器一样。

中国这样做反而有助于韩国跆拳道的影响力扩大。

其实仔细分析韩国跆拳道的动作就可以发现,很多动作确实都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武术套路。

四和五分别是韩国的服装和帽子。

一些历史书籍记载,韩国在作为中国的附属国期间曾经向中国朝贡,这时中国的皇帝向韩国使者赏赐了中国的服装。

后来韩国人将中国的服装进行改造后,形成了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韩国人不承认,认为韩服是自己民族的独创。

如果仔细比较一下日本和服和韩国韩服,就可以发现,这两个国家的传统服装与中国汉朝时期的服装风格基本一致。

日韩两国根本没有自己民族的特色服装,所以说韩服起源于中国的说法没毛病。

至于被韩国称为黑笠的黑色大檐帽子,就更不是韩国的独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清朝时期,满族人成了统治者,这时中国人开始蓄长辫,帽子也换了样子。

在这之前,中国人一直喜欢戴类似斗笠的帽子,这在大量的历史典籍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这位韩国经理通过比较中国古装剧和韩剧的播放时间,认为中国抄袭了韩国文化,这简直是太无知了。

谁都知道电视剧是对现实的艺术加工,具有夸大的性质,甚至有的还完全虚构。

用电视剧中的情节来证明历史,恐怕只有韩国人才能做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人强词夺理>—●

剩下三个证据分别是泡菜、紫苏叶包烤肉、参鸡汤。

韩国这位经理称,中国朝鲜族有很多传统美食,但是朝鲜族多数人不会做韩国的传统泡菜,所以泡菜是韩国的传统文化。

难道作为韩国经理,没有听说过中国的四川泡菜吗?

无论从历史、样式还是口感上来说,中国的四川泡菜都优于韩国的四川泡菜,建议韩国人多到中国来尝一尝四川泡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中国吉林地区的朝鲜族不会制作泡菜,这与韩国是否是泡菜的发明国没有直接关系。

何况生活在中国吉林地区的朝鲜族人,多是历史上一些朝鲜半岛上的人移民过来的。

所以即便这些人会制作泡菜,也不能与中韩谁是泡菜的发明国相联系。

紫苏叶包肉和参鸡汤和泡菜的情况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经理称中国很少人吃紫苏叶,所以中国的紫苏叶烤肉一定是学习韩国的技术。

在一些中国电视剧中出现了用紫苏叶包烤肉的情景,也许是抄袭了韩国电视剧的文化情节。

这是什么强盗逻辑?很少吃并不等于不吃,而且这位韩国经理前后两句话根本没有因果关系。

电视剧中少,不代表中国民间不存在用紫苏叶包烤肉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饮食文化太丰富了,中国饮食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位韩国敬经理太孤陋寡闻了。

在中国,使用植物叶子制作美食的情况比比皆是。

例如四川地区就用中药仙茅的叶子制作风味小吃,仙茅的叶子本来有毒,却被中国四川地区的人民进行了改造,成为可口的美食。

又如中国著名的荷叶饭就是用新鲜的荷叶来蒸米饭,相信不少韩国人都吃过,那种齿颊留香的感觉终生不会忘记。

再如中国人会在清明节的时候用艾叶榨汁制作青团,中国人还将茶树的叶子加工成饮料,受到全世界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韩国人却视而不见。

这位韩国经理称,中国的一个信息门户网站在介绍参鸡汤时,写着参鸡汤起源于中国靠近韩国的一个地方。

从这条信息就可以判断,参鸡汤是先从韩国靠近中国的地方,传播到中国靠近韩国的地方,从而传播到中国内地。

可是谁不知道人参是中国的传统中药,很早就用于食品加工之中了。

中国不但使用人参炖鸡,也使用天麻炖鸡,在中国的中医典籍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不但被中国人当做食品,也用作中药治病的材料,例如鸡内筋可以治消化不良,鸡皮可以治跌打损伤。

这些知识韩国人懂吗?中国人对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的了解永远超过韩国人。

应该说,超过一半的韩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或来自中国。

例如韩国的针灸医学影响力也很大,但是韩国的针灸方法和取穴方法以及学习的理论书籍都源自中国。

就连被韩国人津津乐道的舍岩针法,实际上也是中国子午流针法的变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日本、越南都是中国的邻居,因此在文化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这些国家的很多生活习惯都与中国近似。

他们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学习中国技术以后才形成的,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历史典籍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在中国记载这些历史事实的书籍就更多了。

在韩国的中央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还保存了大量由中国输入的传统文化典籍,这些书在网上都可以公开阅览。

如果韩国不学习中国文化,为什么要保存这些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一直对中国不友好,曾经多次侵略中国,但是在传统文化方面,日本却承认继承了中国的元素。

韩国这个所谓和的中国相对友好国家却恬不知耻,企图推翻历史。

所以有人戏称韩国为偷国,希望韩国正视历史,实事求是,不要罔顾事实,要承认现实。

●—<结语>—●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

因为国土面积、历史长短等原因,每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会有差距,如果不具备实力,就不要牛鼻子插葱——装象。

韩国与其在传统文化上造假诽谤,还不如集中精力继续在经济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是用谎言堆砌起来的,必须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