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星期,美国总统选举将迎来一场阶段性的重头戏,拜登和特朗普将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在首场电视辩论上展开正面对决。而在这个微妙的时候,美国的情报部门突然向媒体承认,下一届总统无论是谁来做,中国可能都不会太当一回事。

很显然,美国这是在变相承认,中国确实对“干涉美国选举”没有任何兴趣。

【拜登与特朗普将开展正面对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与特朗普将开展正面对决】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美国这段时间一直很热衷于炒作相关论调,拜登政府高层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两个月前,国务卿布林肯就煞有介事地暗示说,美国已经看到了所谓“中国试图干涉”的证据,但说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拿出手。

特朗普当年也宣传过类似的言论,但美国后来自己发的调查报告就承认,这是不折不扣的谎言。现在看来,拜登同样没有吸取教训。

归根结底,总统选举是美国内政。不干涉他国内政,是中国在外交上的一贯立场。去年中美旧金山峰会,中方就当面告诉拜登,“没有兴趣干预美国大选”。

只不过美国对中国一直有强烈的猜忌心理,又有炒作中国话题的政治动机,所以还是我行我素。每到总统选举和中期选举的时候,各种阴谋论都会层出不穷,媒体渠道与政府放风双管齐下,看得出来是轻车熟路。

【美国情报部门承认,中国不关心美国谁来做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情报部门承认,中国不关心美国谁来做总统】

不过即便已经预设了立场,对中国戴上了有色眼镜,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情报部门忙前忙后,还是得出了一个“中国对美国选举没兴趣”的结论。这恰恰说明,布林肯嘴里的“证据”,捕风捉影的成分居多。

但情报部门的结论拿到国会,未必让两党都买账,因为这意味着它们往后在选举中,都少了一张“中国牌”能打。这种转移矛盾的伎俩,谈不上屡试不爽,但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对此都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自然不可能放弃。

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拜登和特朗普一个是民主党,一个是共和党,双方的政治纲领乍一看天差地别,但在对华外交政策上,都有强烈的鹰派色彩,采取的手段不同,但都是殊途同归。

拜登当年接替特朗普以后,立刻着手在全球范围内重建美国的同盟体系,重点放在亚太地区,用各种名义建立排他性的安全框架。只是在特朗普眼里,这些防务合作都是“亏本生意”,对美国无利可图。

【拜登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是殊途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是殊途同归】

拜登在亚太的安全投入确实不少,但相应地,经济承诺却非常有限。亚太地区有不少国家依赖与美国的防务关系,又与中国在经贸上有紧密联系。但安全保障与经济发展从来不是非此即彼。

如果接受美国保护,意味着要在经贸上疏远中国,而拜登政府拿不出对等的补偿措施,那即便是美国最坚定的军事同盟伙伴,也要推三阻四一番。而只要地区国家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拜登的战略同盟自然是名不副实。

整体看下来,拜登对中国,还是冷战时期的那套打法,但中美关系和美苏关系不具备可比性,在多极化的趋势下,国际社会对“新冷战”这个字眼也本能地排斥。

至于特朗普,他上台大概率会重操旧业,在“美国优先”的框架下,对中国发起一系列制裁和关税,同时按照他自己的想法重构美国的同盟体系,让盟友分摊美国的安保成本。

【即便是在“小院高墙”,美国的主导权也大不如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在“小院高墙”,美国的主导权也大不如前】

凡事都是一体两面的,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的外交政策势必迎来一轮大洗牌。一个在外交政策上无法保持连贯性的美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将大大降低,哪怕靠价值观外交也很难挽回。更何况民主共和两党的价值观外交也不是一码事。

如果是拜登连任,美国目前的外交战略还能继续保持。然而美国已经不是当年的美国,即便是在“小院高墙”的体系内,主导权也大不如前。

即便是对美国最死心塌地的盟友,在中美之间明牌“选边站”之前,也要掂量一下轻重。对于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美国也没有能力命令它们配合自己的围堵战略,如果要强硬施压,反而会得不偿失。

一个趋势很明显,国际秩序已经不是美国的一言堂。拜登政府经常挂在嘴边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全球南方这里是行不通的。

【特朗普自称“关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自称“关税人”】

回到中美关系的话题上,还是那句话,美国总统换谁上来,都改变不了中美关系的基本面。积极因素将一直存在,那些根深蒂固的症结,短期内也很难缓解。而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要义,就在于突出合作,理性管控分歧。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中美互动中把握好主动权,这样美国那边无论换谁上来,都掀不起太大的风浪。而只要中美关系保持稳定,美国的那些盟友,自然也会识时务。